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新兴技术和产业,计量被喻为工农业生产的“眼睛”和“神经”,也将随着产业变革迎来重大发展机遇。近日,记者跟随市场监管总局计量调研行在苏州了解到,苏州市场监管部门首创开展了质量创新联合体建设,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质量基础设施、专家智库和行业协会等共同组成质量创新联合体,构建质量协同发展生态,相关产业横向联合,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
质量创新联合体解决了一系列产品性能和品质档次“卡脖子”“瓶颈”问题,形成质量改进成果近千项。结合质量创新联合体建设,苏州市场监管部门一体推进质量、标准、检测、认证等综合服务,2023年以来惠及企业近1.5万家,帮助解决技术难题2000余个。
聚焦新需求 计量技术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国家平板显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苏州),其研制的一系列显示屏亮色度参数在线校准装置,有效满足了目前显示器件生产企业对于亮色度测量仪器在线实时校准的新需求。
按照质量管理要求,亮色度测量仪器需要定期送国内或国外的计量实验室进行量值溯源,国内的量值溯源周期一般为7天到30天,国外的周期一般在30天以上,特殊情况下甚至需要三个月,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研发效率。而且一些亮色度测量仪器为产线集成设备,实验室仪器通常也与五轴自动化测量系统集成在一起,拆装较为困难,因此提出了现场校准的需求。
据介绍,该中心通过技术攻关,帮助企业在不停线停产的情况下,对在用亮色度多参数测量仪器进行现场校准,既保障生产不中断,也贴近仪器实际使用工况,使得实验室和产线测量数据更加精准,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