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九成东北上市公司盈利 家电业竞争不止价格战

2018年05月08日 09:39   来源:经济参考报   

  原标题:九成东北上市公司盈利 家电业竞争不止价格战

  民企巨头爆债务危机去杠杆任务艰巨迫切

  5月3日,有媒体报道称,盾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盾安集团”)出现450亿元债务问题,该集团旗下两只股票盾安环境和江南化工从5月2日起开始停牌。另据5月2日一份浙江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的文件显示,浙江省金融办召集了境内多家金融机构召开协调会,协商讨论盾安集团债务危机的解决办法。5月4日,盾安环境方面回复深交所的问询函称,由于受宏观金融环境影响,盾安集团债券未如期发行,造成一定的短期流动性问题,涉及的负债金额目前还在核实中。截至5月3日,盾安环境为盾安集团提供担保的余额为8.22亿元。据网传,盾安集团《关于盾安集团债务危机情况的紧急报告》显示,去年下半年开始,因为防风险去杠杆导致市场资金迅速抽紧,盾安集团债券融资出现了发行难、融资成本不断提高等问题。

  防风险、去杠杆有多重要?看看诸多发展“神速”的企业就知道了。一段时间以来,不少企业把加杠杆、大量借贷作为发展和扩张的灵丹妙药,认为银行和债主的钱“不用白不用,用了也白用”,对如何还款、能否还款考虑的不多,甚至认为无足轻重。在认定发展没有问题、扩张没有问题、市场没有问题的盲目乐观情绪之下,大举借债的企业实际上走在饮鸩止渴的危险旅程上,寅吃卯粮成为常态。可以说,防风险、去杠杆是一种主动规避风险的重要举措,是主动去泡沫的过程,而不是与某些产业和少数企业“过不去”。如果继续放任这些企业盲目扩张,继续放任这些企业大举借债,最终也要泡沫破裂、经济崩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就更大,对宏观经济的恶劣影响就更为严重。不可否认,在去杠杆的过程中,还会有一些企业遭遇困境,但这个痛苦是必须的,是短痛胜过长痛,是局部痛胜过全身痛。

  九成东北上市公司盈利转型升级依然不可放松

  据报道,去年12月末,西南财经大学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指数研究中心发布《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指数报告(2017年版)》显示,东北地区上市公司在运营能力、现金流量能力、偿债能力等方面的指数均表现最佳。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东北三省共有152家上市公司,在东北三省的152家A股上市公司当中,有151家公司已经如期披露了2017年年报,抚顺特钢成为唯一一家未能在法定期限披露2017年年度报告和2018年一季报的东北上市公司。在151家已披露年报的东北上市公司当中,有141家公司在2017年实现了盈利,有10家上市公司在2017年出现了亏损。2017年,有15家东北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超过10亿元。其中,鞍钢股份成为最赚钱的东北上市公司,2017年的净利赚得56.1亿元;广汇汽车、中航资本、国电电力和吉林敖东分别在2017年实现净利38.8亿元、27.8亿元、22.2亿元和18.6亿元。

  东北经济急需出现一抹亮点,而上市公司的表现无疑是重头戏。九成盈利可以说是个较为满意的答卷。根据历史记忆,每年全国上市公司出现盈利的比例大致不到八成,九成盈利的数据显然高于全国平均数。也有业内人士提醒,虽然151家上市公司当中有141家公司实现了盈利,但是如果从净利增速的角度看,却有46家公司的净利增速出现了下滑。例如,金山股份、吉电股份净利增速下滑幅度较大,分别为4277.11%和2710.81%。另一方面,从盈利上市公司的产业结构看,较为集中的还是在钢铁、电力等传统产业,这些产业的运行和宏观经济形势走强密切相关。所以,一要对成绩高兴,二要有清醒的认识,既要努力改善经营、提高原有企业的效率,又要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提高原有产业科技含量和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进程不能停歇。

  出现亏损导致贷款逾期经营不善抑或市场有变?

  自2015年耗资16.6亿元收购江苏八达园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八达园林”)后,近3年时间过去了,深圳美丽生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丽生态”)的境况却难言“美丽”。2018年5月2日,美丽生态发布公告,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美丽生态及八达园林被多家银行提起诉讼。截至该公告日,美丽生态及其子公司逾期贷款累计5.2亿元。“目前到期的银行欠款有6000多万元,”八达园林董事长王仁年说,“我现在就是四处筹钱,想办法尽快把欠银行的钱还上。”

  企业发展适当借贷,理所当然;欠债还钱,也是天经地义。但是,如果出现大面积、理由差不多的逾期贷款不还,值得关注。首先,债务人必须按照合同规定,按时、足额或依照约定还款,这是一个底线,不能有任何含糊。但是,从宏观经济层面也应看到,如果出现较多的企业并非“主观故意”,而是由于市场变化、经济运行周期等因素,出现较为普遍的经营困难,甚至亏损,导致资金面极度紧张,难以完成对债权人的承诺,需要引起注意。这里并不否认,企业由于经营战略、策略的失误,导致经营目标难以完成,上市公司在微观层面问题多多。需要提醒的是,在总体经济运行并不乐观的大背景下,企业借钱需谨慎,扩张需有度,转型需适度。

  外资大企业经营不善家电竞争不止价格战

  证监会的一纸调查通知书,令惠而浦2015年和2016年年报犯下的重大会计差错重回公众视野。头顶全球最大家电制造商之一美国惠而浦公司(Whirlpool Corporation)的金字招牌,前身为合肥三洋的惠而浦近年来的日子并不太好过。尽管营收规模依旧庞大,但公司扣非净利润自2013年起连续下滑,更在2017年创下亏损4.88亿元的10年来最差表现。财务问题的背后,惠而浦的内控情况更令人担忧。笔者注意到,公司自2015年起离职的高管数量多达19位,其中包括4名首席财务官。证监会下发的调查通知书显示,因公司披露的2015年和2016年年报涉嫌虚假记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决定对公司实施立案调查。

  惠而浦是一家知名的企业,据未经考证的报道说,它也是家电行业在中国硕果仅存的外资大公司。外资家电企业在中国曾经风光无限,无论产品的品牌和产量,都曾经独霸天下。但是,在中国企业的强势竞争下,这种局面已经不复存在,国人电子产品的主要消费对象,已经从洋品牌过渡到中国品牌,不少中国电子产品已经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回顾一下,中国企业从弱到强、由小到大的行业,真是不少,如改革开放初期的纺织服装业,到后来的造船、钢铁业等等,这样的行业数不胜数。有人戏称,只要中国企业介入,任何行业都能把价格从天价打到地板价,把白玉价打成白菜价。市场竞争,少不了价格战,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更要注重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更要注重质量和品牌效应,仅有价格战是远远不够的,这方面的教训值得汲取。

(责任编辑:殷俊红)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