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大咖谈 | 泽德曼医药Henry Yu博士:202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给特应性皮炎治疗带来的启示
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刚刚揭晓,一场关于免疫系统的医学革命也随之掀起。三位科学家Shimon Sakaguchi、Mary E. Brunkow与Fred Ramsdell凭借“外周免疫耐受”的突破性研究摘得了这一殊荣。他们揭开了一个让人体免疫系统巧妙自控的秘密,即如何在对抗外界威胁时避免误伤自身组织。
这个发现的核心,便是调节性T细胞(Tregs)和控制其产生及功能的关键基因FOXP3。这些细胞就像免疫系统中的精准“刹车”,一旦失控就可能引发过敏、自身免疫等健康危机。诺奖的这一突破,为治疗诸如特应性皮炎(AD)等疾病开辟了前所未有的道路。
然而,这项前沿的科学进展究竟如何转化为真实世界的疗法?特应性皮炎患者又能从中获得哪些具体好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专访泽德曼医药科技公司的生物新药开发总监Henry Yu博士,一同探讨AhR(芳香烃受体)通路如何连接诺奖成果与特性皮炎新药本维莫德的实际应用。
问:今年诺贝尔医学奖提出了“免疫刹车”这个引人入胜的比喻,许多人把它誉为医学界的里程碑。能不能跟我们通俗地讲讲,它的突破性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
Henry Yu:我们可以把人体的免疫系统想象成一辆车。它在正常状态下需要加速冲锋,但更重要的是拥有及时停下来的能力:Treg(调节性T细胞)就是其中关键的“刹车装置”。回顾一下历史:1995年时,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他们在小鼠身上去除了某类特殊的细胞,结果这些小鼠很快就出现了严重的自身免疫疾病;然而,当研究人员把这些细胞重新放回小鼠体内后,病情奇迹般地减轻了。这类特殊细胞就是今天的主角Treg,它们的作用好比精准的“刹车”,避免免疫系统误伤自身组织。
而随后,科学家又进一步发现了控制Treg的关键基因, FOXP3。我们可以理解为,这个基因就像是免疫刹车的“控制开关”。这次诺贝尔奖的突破之处就在于,首次完整地描绘出了这套自我保护机制的全貌。换句话说,它告诉我们:治疗免疫失衡,不能像过去那样一味地踩下“免疫油门”去强行压制症状,而应该更加精准地修复和加强免疫的“刹车”,让人体自然恢复平衡状态。这种“精细调控”而非“粗暴抑制”的理念,不仅给医学界带来深刻变革,也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真正持久且安全的治疗新希望。
问: 具体到特应性皮炎,“免疫刹车”理论能为患者带来什么实质性改变?
Henry Yu:如果沿用刚才汽车的比喻,我们可以把特应性皮炎患者的免疫系统想象成一辆失控的汽车。汽车的刹车不灵敏,也就是调节性T细胞(Tregs)的数量不足或者功能出了问题,而油门却一直被踩到底,代表着过度活跃的炎症免疫细胞。这种情况下,即使是非常细微的刺激,比如干燥的空气、温度的微小波动甚至一点轻微的污染物,都可能在瞬间触发剧烈的炎症反应。
以往,医生通常用激素类药物快速“灭火”,但长期使用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和疗效反复,让人忧虑不已。因此,更理想的方案是修复免疫系统自身的“刹车”,重新恢复机体天然的平衡。这种方式不仅效果更稳定,副作用也更少。
问: 你们公司一直强调的AhR(芳香烃受体)通路,与诺奖揭示的外周免疫耐受机制又有什么关系呢?
Henry Yu:简单的说,免疫系统的核心平衡,实际上是一对T细胞之间的“拉锯战”:一边是分泌炎症因子的促炎T细胞(比如 Th2/Th17),另一边是维持耐受状态的Treg细胞。
更神奇的是,这两类细胞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能根据环境刺激相互转化。举个通俗的例子:Th17像免疫系统里的“导火索”,而Treg则更像是“灭火器”。如果能巧妙地引导“导火索”转化成“灭火器”,就能有效遏制炎症的爆发。
这里就是AhR通路发挥关键作用的地方。自2008年Francisco Quintana教授在Nature(《自然》杂志)上首次揭示以来,全球研究都证明激活AhR能精准调控促炎的T细胞与Treg之间的平衡关系。只要给予合适的AhR配体,可以把促炎的T细胞‘引导’转化为抗炎的Treg细胞。通俗一点来说,AhR就像免疫系统里的精细“旋钮”,能够安全、精准地调整炎症与耐受之间的平衡状态。随后,包括一些杰出的中国研究团队在内的多个研究发现,激活AhR还可以抑制其他类型的炎症反应,比如驱动特应性皮炎的Th2型免疫反应。
问: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聊聊泽德曼公司的明星产品: 泽立美(本维莫德乳膏)。听说它已经成为特应性皮炎患者的“新宠”,到底有何特别之处?
Henry Yu:本维莫德是一种天然来源的AhR配体,具有极为理想的AhR激活动力学与药代动力学特征,非常适合治疗炎症性疾病。我们团队针对特应性皮炎患者的需求,进行了精细的配方优化和深入的临床探索,并于2024年11月成功获批,适用于两岁及以上的患者。美国FDA也迅速跟进批准。这意味着,我们现在拥有了一个非激素类的新型治疗选择,即使长期使用也安全可靠,非常适合特应性皮炎这种慢性疾病的日常管理。
问:也就是说,本维莫德通过AhR来“激活”皮肤里的Treg细胞,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Henry Yu:大致上是这样。确实,大量独立研究都证实,包括本维莫德在内的一些AhR配体可以明显提升外周免疫耐受。但从更广义、更全面的视角来看,本维莫德远不止如此。它同时具备抗氧化、消炎和强化皮肤屏障的综合效应。我们都知道特应性皮炎的致病机制复杂且环环相扣:氧化应激引发炎症,炎症又破坏皮肤屏障,受损的皮肤屏障反过来让更多刺激物进入皮肤,加剧新一轮炎症与氧化损伤……这种恶性循环往往难以通过单一的药理途径切断。
因此,真实世界中,药物需要的是一套“组合拳”。由于AhR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环境感知受体,在皮肤细胞和免疫细胞上均有表达,因此其激活能够在炎症环路的多个环节同时发挥作用,无需过度调控某一特定细胞类型,即可达到显著的治疗效果。根据我们的理解,这种多重作用机制正是本维莫德具备优异疗效和安全性的关键原因之一。
问:这些前沿的机制,究竟如何为特应性皮炎患者带来了真正的益处?
Henry Yu:从患者角度来看,本维莫德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提供了一种更安全、更长效的非激素治疗方案。过去,特应性皮炎患者往往依赖激素类药膏,这类药物短期内能迅速缓解瘙痒与炎症,但长期使用却容易引发皮肤变薄、毛细血管扩张甚至激素依赖等副作用,让患者苦不堪言。而本维莫德则不同,它不仅能快速缓解炎症和瘙痒,更重要的是长期使用不会出现上述激素类药物的风险,这对于慢性疾病的日常管理至关重要。
为何本维莫德的安全性如此突出?关键就在于它完美体现了外周免疫耐受的理念。过去传统的治疗药物往往采用一种全面压制的策略,就像在一个过热的房间里强行打开冷气,把所有免疫反应统统压制下来。这种方式短期内看起来有效,但也损伤了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患者因此更容易受到病毒或细菌感染,而且一旦停药,疾病反弹的风险就会非常高。
相比之下,本维莫德选择了一种更温和、更精准的调控方式。它不会粗暴地关闭免疫系统,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家”,巧妙地引导那些过于活跃的促炎T细胞逐步转化为耐受性的Treg细胞。这种方式更符合免疫系统本身的平衡原则,也更加贴近诺奖研究所倡导的理想状态。这种理想状态并不是简单粗暴地压制,而是通过巧妙的引导,帮助身体自己重新找回健康的平衡。
目前,所有数据显示本维莫德的安全性和疗效都非常令人满意。我们的临床研究(已获美国和日本研究的进一步证实)表明,持续使用本维莫德长达一年,其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的风险极低,效果也是在外用药中领先的。
问:感谢您的详尽解释。最后一个问题:从诺奖的理论突破到实际治疗应用,您最想传达的核心信息是什么?
Henry Yu:科学最动人的地方,不只在于它耀眼的发现,而更在于这些发现如何改变人们真实的生活。无论是聚焦调节性T细胞(Treg)的免疫“刹车”机制,还是致力于AhR靶向药物的临床落地,我们追求的从来都不只是实验室里的成功,更是病人身上真实而持久的疗效、安全性和治疗的便利性。
今年诺贝尔奖得主的经历让我特别感慨:Sakaguchi教授在学术研究领域奠定了理论基础,而Brunkow和Ramsdell两位科学家则在一下比较小的生物技术公司里完成了关键的突破。这完美地诠释了一个事实:医学的重大进步,往往来自于学术界与产业界之间的紧密合作。
我们公司一直以来也与大学、研究院所保持密切联系,这正是因为我们深信:只有当理论和应用相互交织,创新与实际需求紧密融合,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进步才能诞生,患者才有望真正受益。这次诺奖再一次提醒我们,当科学从实验室走进真实世界,才是它最美好的时刻。
(责任编辑:郭文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