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开展路径已基本明晰。据权威人士透露,2021年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明显升级,多个超大区域性联盟、跨区域性联盟相继试水开展带量采购,带采节奏加快。
上述人士表示,未来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将分为省(市)级带量采购、区域性联盟采购、全国性联盟采购以及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四类。地方带量采购与国家带量采购各有侧重,国家药品集采将主要集中在过评品种,逐步扩大品种范围。而联盟则主要围绕一致性评价尚未覆盖或尚未纳入国家集采品种。按照保基本、保临床的原则,符合条件的药品达到一定数量或金额,即启动集中带量采购。
事实上,分级采购已有所显现。3月10日,河北省发布《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实施方案》明确,将分级开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方案》要求,由国家组织开展集中带量采购的通过一致性评价药品,确保及时落实。对国家组织集中带量采购范围以外的药品,将独立开展省级,或与京津、或与福建三明联合开展集中带量采购。除此之外,河北省将探索实施带量联动,共享其他省份带量采购优惠价格。
具体来看,河北与京津已形成京津冀联盟。
2020年12月,《京津冀药品联合带量采购工作意见》正式印发,意在从未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药品中优先遴选京津冀三地用药量大、金额较高、竞争充分、临床使用成熟、采购覆盖面较大的医保目录内药品,分类分批开展联合带量采购。
从目前联盟采购来看,已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环渤海等分区域联盟。跨区域联盟方面,四川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海南省、西藏自治区,组成“六省二区”联盟;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主导牵头的11省联盟,主要包括:宁夏、河南、青海、 新疆、新疆建设兵团、云南、广西、贵州、江西、海南等地。
此外,西南联盟也浮出水面。2020年12月21日,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公告,宣布省际联盟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自即日起开始实施。此次省际联盟由陕西、湖南、海南、山西、广西、贵州、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十一省(区、兵团)组成,开展省级药品带量采购,并委托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承担药品带量采购工作具体实施和日常事务。值得注意的是,本次11省采购联盟是目前为止国内涉及范围最广的药品带量采购跨区域联盟,覆盖了整个大西北、西南两省及其他区域。
值得一提的是,监管机构对联盟采购已有所肯定。3月22日至23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胡静林赴陕西调研,重点了解国家组织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实施情况、陕西省牵头组织的跨省联盟采购开展情况。
胡静林强调,坚定不移推进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要发挥好区域联盟的牵头作用,优化完善工作机制,持续扩大集中采购范围,抓好集采结果的落地落实。
风云药谈创始人张廷杰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联盟带量采购范围大,需求类似,谈判筹码强,联合以量换价成功率较高。同时,联盟参与方统一进行带量采购将大幅降低政府的行政成本和企业负担。
张廷杰预计,国家组织带量集中采购于2022年到2023年完成第一次快速推进阶段,此后,省级带量采购尤其是联盟带量采购将成为主要采购主体。
以长三角联盟为例。长三角人口大约2.2亿,药品、耗材市场规模占全国的比例大约30%,如此体量的区域带量采购对于纳入其集采视野的药品和耗材无疑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从日前京津冀“3+N”联盟进行冠脉扩张球囊类医用耗材带量联动采购工作来看,31家企业的72个产品中选,产品均价从此前的3401元下降至319元,平均降幅90.62%。
今年2月,“六省二区”联盟开展集中带量采购,11个中选药品平均价格降幅58.05%,最大降幅91.69%,品种涉及呼吸、神经、内分泌、消化等多系统临床常见疾病用药。耗材方面,冠脉扩张球囊均价从3248元左右下降至327元,平均降幅达89.9%,最高降幅达93.3%。
张廷杰坦言,经过近两年尝试,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所有的省、市均参与到带量采购当中。但从带量采购药品种类来看,数量仍然较少。因此,2021年,无论是国家级带量采购还是联盟、省市带量采购扩围都将提速。
根据2020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未来药品带量采购价格降幅仍有较大空间。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通过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网采订单总金额初步统计为9312亿元,比2019年下降601亿元。其中,西药(化学药品及生物制品)7521亿元,中成药1791亿元,分别比2019年下降594亿元和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