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疫情防控还在进行之中,但这场疫情对于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带来的教训和启示,已经逐步明晰。中央也明确指出,要研究和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
具体来看,这场疫情发展到今天,疫情的信息通报效率问题尤其值得关注。媒体报道显示,2003年“非典”疫情后,中国建立了一套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以便在医院接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后,能快速上报、审核,卫生部门与疾控系统也能快速分析、研判疫情。但事后显示,至少在疫情暴发初期,这套直报系统并未能展现出应有作用。甚至媒体调查发现,一些一线医护人员根本就没听说过上报系统,在实际中也从未使用过。
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作为“非典”防治后的一项标志性“成果”,在“关键”时刻却被验证处于“失灵”状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它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又如何对症下药加以优化,真正形成常态化运转,理当作为此次疫情防控后的一项基础性改进工作来做。
另外,疫情暴发后所出现的应急物资供应紧张局面,对疫情防控形成了直接掣肘,也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中央也要求,应把应急物资保障作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尽快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和应急预案;优化重要应急物资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做到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
比如,有多地借鉴“非典”时期“小汤山”模式建设隔离医院。这些医院在疫情过后,如何实现妥善“储备”,确保在有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派上用场,值得思考。同时也要重视发挥市场力量对于应急储备能力提升的作用,在组织生产和资源动员方面建立长效机制。而与17年前相比,此次疫情防控一个很重要背景,就是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在疫情防控中,如何利用好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平台优势和效率优势,应该有系统性、机制性的探索。
当然,不管是传染病信息通报机制的畅通,还是提升应急资源保障能力,都离不开对公共卫生投资的重视,而在公共卫生投入方面,还有很大的挖潜空间。重视公共卫生领域的投资,不仅意味着加大财政、资源的保障力度,也离不开在发展观念上植入更多的公共卫生意识,在发展质量的评价指标中,提升公共卫生的权重。
比如,当前我们评价一座城市的发展水平,可能更多是基于人口、GDP等“显性”因素,但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能力,同样应该获得更多的关注。另一个不可忽视的细节是,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的一个重要目的应该是加强预防。这意味着很多的投入和工作,在平时是不容易被看到的。那么,避免“不出事就得不到关注”的消极激励就很重要,这要求相关领域的考核标准应该有所优化。
3月1日,最新一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其中提及,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要“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从长远的角度看,此次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现有的卫生和疾控体系的一次“严格 ”检测,其所带来的教训和启示,是全方位的,唯有在全面总结的基础上加速改错、补短板,才能真正做到“吃一堑长一智”。
朱昌俊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