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刘映)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王宜建议,开展以家庭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管理,提高家庭成员的健康素养,有效积累家庭健康的储蓄,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家庭健康,先从健康教育着手
王宜说,建立以家庭为单元的健康教育指导服务,须将个人健康纳入家庭建设的范畴,融入于家庭养育、衣食住行、家庭关系和生活技能在内的综合知识集合,建立适合自己家庭的健康生活模式。家庭最鲜明的特征是交叉性和实践性,通过交叉融合,家庭健康必须有健康基础知识作支撑,着力解决家庭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健康问题,进行家庭健康核算,设立“家庭健康的储蓄银行”,积蓄健康红利。
家庭健康,先从健康教育着手。家庭健康教育需多学科互补融合,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础实践的多维度家庭健康教育实用模式。要把提高个人健康意识、知识和能力作为主体责任,家庭成员之间单向或双向影响着家庭内在健康质量。健康是个人幸福、家庭和谐、社会进步的关键。
“家庭健康教育,是家庭基础教育的特有目标性教育,实现家庭健康储蓄不仅涉及到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传媒教育,同时包括家庭成员不同角色的自教互学,平时家人有小恙,如情绪不佳、睡眠不实、精力不足、消化不良、咳嗽、头痛等,从中医对生命和疾病的认识来看,当个体出现不适,包括身体和精神、心理上的不良感觉时,应及时分析原因、及早干预、及时调理,使人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王宜说,通过“治未病”以避免小恙形成疾病。把身体和精神调理到最佳状态,从而达到身体和精神健康不生病。运用“简、便、验、廉”的方法和技术,在基层民众防病治病中发挥作用。实现中医药的“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病后防复”。因此,家庭健康是维护国家健康,实现健康中国目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