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中医研究者过度沉浸于为中医科学性正名的焦虑,动辄移花接木、穿凿附会,用不相干的科学理论来解释中医,实则违背了科学精神和科学研究的规律。
--------------------------------
给母亲针灸,就能给孩子治病?最近,一篇题为《试论“量子纠缠”与针灸》的论文在网上备受争议。9月16日,该论文作者所在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发表声明,表示该论文并非最终临床研究报告,对临床医疗尚不具备指导性。声明还强调,坚决反对任何不负责任、不严谨和夸大中医药疗效的言论和观点。
首先应该给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表态点赞。面对本单位工作人员在学术上的争议,该医院能够不护短、不回避,实事求是地直面问题,展现了对于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以及一家富有声誉的医疗机构所应有的担当。
直系亲属间存在量子纠缠现象,父母生病了,给子女针灸就可以治疗;子女生病了,给父母针灸即可治疗;甚至兄弟姊妹之间可以实现针灸互治——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这样的“研究成果”,确实让人大跌眼镜,因为它明显违背了公众的健康常识。
常识并非不可推翻。在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之前,“地心说”是不容置疑的常识,而随着人们对宇宙观察和认识的范围不断扩大,“日心说”也被证明不乏局限性——太阳仅仅是太阳系的中心。然而,推翻常识不仅需要充分依据,更需要长期的检验。在常识被真正撼动之前,无论是科研工作者,还是普通人,都应该对其保持应有敬畏。
《试论“量子纠缠”与针灸》的作者,对于常识的态度明显失之轻浮。量子纠缠是物理学领域的前沿理论,很多物理专业的学生都未必能深刻理解。而以该论文作者的学术背景来看,他和量子纠缠理论显然是“隔行如隔山”的。论文第一作者王军是主任医师,日常研究方向是针灸经典理论与临床研究。在针灸学领域,作者可能有较专业的发言权,但要谈论量子纠缠,作者要补的课还很多。
这篇论文之所以引发如此大的争议,不仅在于作者治学态度不够严谨,研究方法和过程经不起推敲,更在于它暴露了中医学的某种普遍问题。正如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在声明中提到的,“反对任何不负责任、不严谨和夸大中医药疗效的言论和观点”,发表违背科学精神、夸大中医药疗效言论者并不少见。
有较真的媒体在中国知网上以“量子+中医”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找到了152篇相关文献。很多论文光看看标题就让人感到玄乎:《论中医理论与量子理论科学哲学观的可通约性》《中医形神关系和量子力学》《中医气与广义量子波》……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论文作者的身份并非全然是“民科”,不少还是在中医学界颇有建树的专家。
近代以来,不少中医界人士一直努力让中医纳入现代科学体系。然而,一些中医研究者过度沉浸于为中医科学性正名的焦虑,动辄移花接木、穿凿附会,用不相干的科学理论来解释中医,实则违背了科学精神和科学研究的规律。这样的研究思维和方法,不仅无助于中医在科学上受到更高程度的认可,还会使公众对中医产生误解。
当前,相信科学、尊重科学的思想深入人心,但一些机构和个人利用普通人对前沿科学领域的陌生,随意套用科学概念,借以谋取利益。中科院院士、我国量子科技领军人物潘建伟教授就曾公开“吐槽”:民间有一些厂家利用量子的概念来推荐保健品,连自己的亲属都曾上当受骗。面对个别违背科学精神的“中医疗法”,公众尤其是广大患者应保持清醒,不要被伪科学的言论所迷惑。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以现代科学的眼光看,一些中医理论至今无法用科学理论加以解释,但这无损中医继续为医疗健康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现代中医学应当有这份自信,中医不是玄学,也不能和“民科”同流合污。就像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在声明中所说的,用严谨和科学的态度传播正确的中医药知识,才是现代中医学人应有的社会担当。
王钟的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