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天,各类AI应用如烂漫春花,绽放在各个领域,成为重塑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现实力量,设计更深受影响。在数智化洪流中,设计学科若想不被淹没就要主动求变,重构人才培养体系,从传统“专业型”教育向“生态型创新系统”教育转变。
设计不仅是技术创新的实践场,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文化传承与社会价值塑造的坚固基石。随着AI深度嵌入设计生态,过往侧重工具训练的教育模式已无法契合时代需求,向价值驱动转型迫在眉睫。未来的设计人才,应兼具家国情怀、人文关怀、技术敏锐度和伦理判断力,成为“技术+文化+责任”融合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设计教育也要与时偕行。
培养AI驱动的设计思维是首要任务——强调“增强智能”而非“替代智能”,引导学生掌握数据感知、智能生成和人机协同的创新方法,借助AI力量,挖掘设计的无限可能。
构建跨学科协同创新能力同样关键。AI时代,设计与计算机科学、材料工程、生物科技等众多领域紧密交织,设计教育不能固守一隅,而要通过打破学科壁垒,提升学生系统集成与创新能力。
重塑设计伦理与责任体系也刻不容缓。AI技术带来了算法偏见、隐私侵犯、文化异化等新挑战,构建与之适配的设计伦理框架成为当务之急。在满足人的需求的同时,倡导负责任的可持续设计。
达成这些目标,设计教育体系与课程体系的重构势在必行。
基础层面,加强AI设计基础和理论教学,增设《生成式设计原理》《算法设计基础》《AI伦理与设计责任》等课程,帮助学生多维度理解设计与AI的内在联系,掌握前沿知识与技能,为未来的设计实践筑牢技术根基和思想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