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过于焦虑被AI替代

2025-03-03 07:4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随着DeepSeek一夜爆红,人工智能正逐步渗透到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最近,一张各职业被AI取代难易程度图在金融圈引起讨论,根据图解,AI率先取代的是高机械性、缺乏创意、弱社交的职业,其中,证券分析行业被列入弱社交象限,部分证券分析师开始担心,饭碗要端不稳了。

  分析师们的失业焦虑不难理解,AI的挑战正在实实在在地发生。其超强的数据收集整合、文字组织、逻辑推理能力,正全面提升搜、读、算、写、用等各投研环节效率。会聊天、能答疑,在一问一答的对话中读懂投资者的心思,基于用户画像给予针对性的投资建议;善思考、会算数,能从浩如烟海的数据、K线图中找到投资最优解,提供专业全面的市场分析;会写方案、能做视频,是不知疲倦的投资好帮手……面对如此全能的“武功高手”,包括证券分析师在内的部分从业者难免会心生忧虑,甚至产生“生存危机”。

  更深的危机感还来自AI强大的迭代能力。从一名普通分析师成长为业内知名专家,可能得付出数十年孜孜不倦的深耕积累,经年累月保持知识的更新和勤劳的钻研,才能由量变引发质变。但对人工智能而言,知识迭代的时间坐标是以月乃至以日计算的,发展越往后,迭代时间越短,甚至一日千里,能力呈几何级增长。一些机械性、重复性的工作,如数据统计、信息汇总等可被AI轻易取代;一些有创造性、创新性的智力活动,如金融分析、设计开发等,未来AI也是可能胜任的。

  面对AI的威胁,掩耳盗铃式的忽视不可取,心存偏见的排斥拒绝更可能会被淘汰。不过,甘拜下风、如临大敌,倒也大可不必。当前AI所依赖的数据基础尚不牢靠,提供的内容还无法保证没有差错,出现误判偏差、说胡话的反馈不在少数,需要人工进行干预和修正。并且,还存在造假、诈骗等风险,AI的普及应用仍面临规范化与伦理问题,数据隐私保护、算法可解释性标准等都有待建立,加强人工智能规范管理和安全监管,防止技术滥用,是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工智能到底能走多远。

  分析师们置身烟火人间,体验世事百态,历经社情冷暖,对市场情绪和人类行为模式有着更为深刻的洞察和理解,这些都是AI难以企及的。在企业发展战略变化时,分析师能基于管理层的理想追求、能力作风等软信息进行判断,更精准评估企业价值,快速作出反应;在市场突发变动时,能识别和解释政策调整、地缘政治等一些难以量化的复杂因素,迅速改变策略;在面对投资者的情绪化、个性化需求时,可凭借人际互动中积累的信任和了解,提供量身定制的支持方案。毕竟,“冷冰冰的代码始终无法替代热乎乎的人性”。

  无论进化到何种程度,AI都源自人类的设计构想,背后始终都是人。与其焦虑,不如积极拥抱技术变革,与AI共舞,用AI工具来赋能自己。借助AI强大的数据整合分析、逻辑推理能力,从简单重复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时间精力用于深度研究、创新创造,不断拓展能力的边界,延展职业天花板。时代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过硬的专业能力就是安身立命之本,就是拔得头筹、不被时代淘汰的核心竞争力。

  AI是对手,是工具,更是伙伴。正如笔者提问DeepSeek如何避免因为AI的普及而被替代时,它回答道:AI带来的不是替代,而是职业价值的重新分配;最危险的不是AI本身,而是拒绝理解AI的行为。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华林)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刘朋)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IT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不必过于焦虑被AI替代

2025年03月03日 07:4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李华林

  随着DeepSeek一夜爆红,人工智能正逐步渗透到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最近,一张各职业被AI取代难易程度图在金融圈引起讨论,根据图解,AI率先取代的是高机械性、缺乏创意、弱社交的职业,其中,证券分析行业被列入弱社交象限,部分证券分析师开始担心,饭碗要端不稳了。

  分析师们的失业焦虑不难理解,AI的挑战正在实实在在地发生。其超强的数据收集整合、文字组织、逻辑推理能力,正全面提升搜、读、算、写、用等各投研环节效率。会聊天、能答疑,在一问一答的对话中读懂投资者的心思,基于用户画像给予针对性的投资建议;善思考、会算数,能从浩如烟海的数据、K线图中找到投资最优解,提供专业全面的市场分析;会写方案、能做视频,是不知疲倦的投资好帮手……面对如此全能的“武功高手”,包括证券分析师在内的部分从业者难免会心生忧虑,甚至产生“生存危机”。

  更深的危机感还来自AI强大的迭代能力。从一名普通分析师成长为业内知名专家,可能得付出数十年孜孜不倦的深耕积累,经年累月保持知识的更新和勤劳的钻研,才能由量变引发质变。但对人工智能而言,知识迭代的时间坐标是以月乃至以日计算的,发展越往后,迭代时间越短,甚至一日千里,能力呈几何级增长。一些机械性、重复性的工作,如数据统计、信息汇总等可被AI轻易取代;一些有创造性、创新性的智力活动,如金融分析、设计开发等,未来AI也是可能胜任的。

  面对AI的威胁,掩耳盗铃式的忽视不可取,心存偏见的排斥拒绝更可能会被淘汰。不过,甘拜下风、如临大敌,倒也大可不必。当前AI所依赖的数据基础尚不牢靠,提供的内容还无法保证没有差错,出现误判偏差、说胡话的反馈不在少数,需要人工进行干预和修正。并且,还存在造假、诈骗等风险,AI的普及应用仍面临规范化与伦理问题,数据隐私保护、算法可解释性标准等都有待建立,加强人工智能规范管理和安全监管,防止技术滥用,是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工智能到底能走多远。

  分析师们置身烟火人间,体验世事百态,历经社情冷暖,对市场情绪和人类行为模式有着更为深刻的洞察和理解,这些都是AI难以企及的。在企业发展战略变化时,分析师能基于管理层的理想追求、能力作风等软信息进行判断,更精准评估企业价值,快速作出反应;在市场突发变动时,能识别和解释政策调整、地缘政治等一些难以量化的复杂因素,迅速改变策略;在面对投资者的情绪化、个性化需求时,可凭借人际互动中积累的信任和了解,提供量身定制的支持方案。毕竟,“冷冰冰的代码始终无法替代热乎乎的人性”。

  无论进化到何种程度,AI都源自人类的设计构想,背后始终都是人。与其焦虑,不如积极拥抱技术变革,与AI共舞,用AI工具来赋能自己。借助AI强大的数据整合分析、逻辑推理能力,从简单重复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时间精力用于深度研究、创新创造,不断拓展能力的边界,延展职业天花板。时代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过硬的专业能力就是安身立命之本,就是拔得头筹、不被时代淘汰的核心竞争力。

  AI是对手,是工具,更是伙伴。正如笔者提问DeepSeek如何避免因为AI的普及而被替代时,它回答道:AI带来的不是替代,而是职业价值的重新分配;最危险的不是AI本身,而是拒绝理解AI的行为。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华林)

 

(责任编辑:刘朋)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