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彭公数字化未来农场迎来草莓丰收季,不少市民赶往这里抢一口头茬的“鲜甜”。农场员工给包括草莓在内的农作物都贴了二维码,扫码识别就能快速录入数据,通过盆栽内的水肥一体化系统,每天定时定点精准灌溉。
“一个‘智慧大脑’在24小时不停地收集植物生长的数据,并为未来的农事生产提供辅助决策,我们通过农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驱动农业生产。”山行(浙江)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董剑峰说,从土地里“长”出来的数据,通过精密的全流程生产管控服务,推动农业生产降本增效。
近年来,浙江省持续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截至2023年底,浙江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0%。
数据资源价值加速体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数字经济,成为浙江抢占产业新赛道、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力量。
11月17日,2024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全球数字经济论坛在温州举行。全球数字经济领域的300多位专业人士交流分享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方面的经验,共推数字经济合作。
近年来,温州持续探索数字安全解决方案,全力打造中国(温州)数安港,以数据安全与应用为切入口,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增值化新路径。中国(温州)数安港已落地426家数据产业上下游生态企业,累计发布数据产品344个。
近日,嘉兴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通过数据知识产权质押方式,成功获得1500万元公交数据资产贷款。依托大数据技术分析手段,嘉兴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推动出行数据资产入表、数据资产金融化及证券化的创新实践探索,在确保数据安全与隐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激活释放数据红利。
针对数据要素流通交易在形成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存在的数据流通难、交易合规难、存证互认难等问题,浙江各地进行积极探索,不断形成经验。2023年2月,杭州高新区(滨江)发布《建设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核心区 打造“中国数谷”总体方案》,并启动“中国数谷”建设,开始逐步构建数据可信流通基础设施框架和治理体系,加速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数绿融合成为新型工业化底色
在浙江,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不仅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也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位于杭州市萧山区的达利(中国)有限公司依托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在面料印染、梭织、针织服装制作三大生产基地安装水、电、蒸汽在线智慧能源设施。“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还可以降低水处理成本。”达利(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功辉表示,通过在线智慧能源设施采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从中得出规律、识别异常,进而生成节能用水方案。
数据中心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算力规模的扩大,稳定的电力非常重要。在宁波市鄞州区东部新城,配电网通过数字化融汇成“电网一张图”,实现超高供电可靠率,为当地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提供保障。
分布式光伏存在投建运各环节交互差、发电效率影响因素众多、运营成本高等痛点。在绍兴市越城区,绍兴大明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自主研发智慧光伏运营平台,实现分布式光伏数字化、精益化运营管理,提升光伏平均发电效率5.3%。
数字化为乡村全面振兴持续赋能
拌料、装瓶、接种等工序都由机械臂操作完成,一筐筐填满压实的菌种瓶顺着传送带不断前移……位于衢州市江山市的浙江君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金针菇工业化生产有条不紊。
作为浙江省单体最大的食用菌生产企业,公司建成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线3条,通过架构数字化模型调控金针菇生长,可实现全年不间断生产。“希望用好数字化手段,发展智慧农业,打开乡村产业发展的新局面。”该公司负责人姜莉勇说。
数字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是科技引领农业发展的重要体现。
在丽水市莲都区,下坑净水丽宏杨梅专业合作社通过数字化精准调控,大棚杨梅商品果率从45%提高到85%,亩产量从650斤提高到1200斤,品质实现了全面提升。
以数字技术与设施农业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杭州市萧山区引进自动化播种线等设备,建设温室设施、数字种苗工厂,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效益。目前,萧山区已建成3.6万平方米智能化温室,实现了“光温水肥气”生产要素的数字化管控,可使农作物培育周期缩短20%左右。
湖州市长兴县打造城乡一体化物流配送服务体系和数字平台,市民在线上小程序订购,农民在线下站点供货,平台通过大数据算法派单,快递员下乡时捎带农产品回城,县域内平均6小时完成配送。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已成为浙江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突破口。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20日 06 版)本报记者 李中文 刘军国 金 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