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IT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拼多多回应涉黄涉暴商品:已关涉事店铺 下架违规商品

2018年06月07日 15:00   来源:法制晚报   

  拼多多针对本报报道发布微博回应

  法制晚报讯(记者 周蔚) 昨日本报刊发《拼多多现违法涉黄涉暴力商品》一稿后,当晚7点32分,拼多多官方微博发文表示紧急排查,关闭涉事店铺,下架违规商品,并对本报的监督表示感谢。

  今天上午,记者根据之前保存的商品链接一一核查,发现幼女版成人用品已经下架,但大量打着仿一线女星幌子的充气娃娃仍然存在,其中一个充气娃娃商品甚至直接用女星本人照片作为商品图片。

  回应

  关涉事店铺 下架违规商品

  日前记者调查发现,拼多多上有商家在出售开刃刀、伪基站设备、色情游戏等商品,其中甚至还包括幼女版成人用品。

  记者体验发现,随意发布一件商品,就可以成为商家,商品和个人信息无须审核。

  昨日本报稿件刊发后,当晚拼多多官方微博发文称高度重视此事,正在紧急排查,并启动全面、系统清理,关闭涉事店铺,下架违规商品,情节严重的店铺已被列入平台“黑名单”。

  拼多多在文中还表示:“一直以来,拼多多在入驻规则中均要求商家网售商品必须合法,严禁销售违规、违法产品。目前,拼多多商品审核系统24小时自动识别、自动巡查违禁品,并通过人工排查随时下架违规、违禁品,及时处理违规商家。”

  “感谢媒体监督,作为一家成立不到3年的公司,拼多多深知还有太多不足。欢迎各界向我们举报平台上店铺的违规行为,我们将严肃处理,并配合相关部门坚决打击制售违禁品的黑色产业链。我们希望全电商行业一起推动图片识别、AI巡检技术的进步,未来能够彻底清除该类商品,营造电商发展的健康环境。”

  发现

  仍有违规商品在售

  今天上午,记者根据之前调查的情况和拼多多的反馈,再次进行追踪调查。

  记者发现,绝大多数商品已经被下架,但搜索“充气娃娃”这个关键词,仍有成人用品类商品存在。且很多都打着仿一线女明星的幌子,其中一个充气娃娃商品甚至直接用女星本人照片作为商品图片。

  同时,有一款打着“春要”幌子的商品,仍然在售。记者以“春要”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检索出来的主要是催情香水,其中大量商品的宣传语和宣传图片有不雅词汇。

  解读

  涉黄商品违背社会良俗

  北京百恩律师事务所律师高晓红表示,网购平台对平台商家具有入驻前的严格审查义务和入驻后的监管、及时报告职责,打着仿一线女明星幌子销售充气娃娃,甚至公然把女星照片作为商品图片使用,这不仅仅违背社会良俗,商家更是可能构成对女明星的名誉侵权和肖像侵权。作为自称“在入驻规则中均要求商家网售商品必须合法”“商品审核系统24小时自动识别、自动巡查违禁品”的拼多多,监管仍有漏洞。

  文/记者 付中

  相关新闻

  称U盘与商品描述不符

  消费者诉拼多多索赔

  称在拼多多购买U盘后发现实际可用容量与商品描述不符,李先生将拼多多的经营主体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诉至法院,要求退还货款32.8元并支付惩罚性赔偿金500元。

  日前,海淀法院受理了这起买卖合同纠纷案。

  李先生诉称,寻梦公司系拼多多手机客户端的经营者。李先生于2018年1月11日通过拼多多手机客户端,在名为“华瑶科技”的店铺购买了一个1000G版高速金属U盘,实付价格32.8元,商品说明中附有“假一赔十”“终身质保”等字样。但李先生收到U盘后检测发现,U盘的实际可使用容量与商品描述中的可使用容量存在巨大差距。

  李先生认为,寻梦公司经营的拼多多手机客户端对入驻商家所售产品的价格合理性、产品真实性未进行审核,导致入驻店铺卖家明显的欺诈行为得以轻易实施,其以虚假信息骗取、诱导原告购买实为残次、伪劣的产品,构成了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文/记者 周蔚

(责任编辑:王惠绵)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

拼多多回应涉黄涉暴商品:已关涉事店铺 下架违规商品

2018-06-07 15:00 来源:法制晚报

  拼多多针对本报报道发布微博回应

  法制晚报讯(记者 周蔚) 昨日本报刊发《拼多多现违法涉黄涉暴力商品》一稿后,当晚7点32分,拼多多官方微博发文表示紧急排查,关闭涉事店铺,下架违规商品,并对本报的监督表示感谢。

  今天上午,记者根据之前保存的商品链接一一核查,发现幼女版成人用品已经下架,但大量打着仿一线女星幌子的充气娃娃仍然存在,其中一个充气娃娃商品甚至直接用女星本人照片作为商品图片。

  回应

  关涉事店铺 下架违规商品

  日前记者调查发现,拼多多上有商家在出售开刃刀、伪基站设备、色情游戏等商品,其中甚至还包括幼女版成人用品。

  记者体验发现,随意发布一件商品,就可以成为商家,商品和个人信息无须审核。

  昨日本报稿件刊发后,当晚拼多多官方微博发文称高度重视此事,正在紧急排查,并启动全面、系统清理,关闭涉事店铺,下架违规商品,情节严重的店铺已被列入平台“黑名单”。

  拼多多在文中还表示:“一直以来,拼多多在入驻规则中均要求商家网售商品必须合法,严禁销售违规、违法产品。目前,拼多多商品审核系统24小时自动识别、自动巡查违禁品,并通过人工排查随时下架违规、违禁品,及时处理违规商家。”

  “感谢媒体监督,作为一家成立不到3年的公司,拼多多深知还有太多不足。欢迎各界向我们举报平台上店铺的违规行为,我们将严肃处理,并配合相关部门坚决打击制售违禁品的黑色产业链。我们希望全电商行业一起推动图片识别、AI巡检技术的进步,未来能够彻底清除该类商品,营造电商发展的健康环境。”

  发现

  仍有违规商品在售

  今天上午,记者根据之前调查的情况和拼多多的反馈,再次进行追踪调查。

  记者发现,绝大多数商品已经被下架,但搜索“充气娃娃”这个关键词,仍有成人用品类商品存在。且很多都打着仿一线女明星的幌子,其中一个充气娃娃商品甚至直接用女星本人照片作为商品图片。

  同时,有一款打着“春要”幌子的商品,仍然在售。记者以“春要”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检索出来的主要是催情香水,其中大量商品的宣传语和宣传图片有不雅词汇。

  解读

  涉黄商品违背社会良俗

  北京百恩律师事务所律师高晓红表示,网购平台对平台商家具有入驻前的严格审查义务和入驻后的监管、及时报告职责,打着仿一线女明星幌子销售充气娃娃,甚至公然把女星照片作为商品图片使用,这不仅仅违背社会良俗,商家更是可能构成对女明星的名誉侵权和肖像侵权。作为自称“在入驻规则中均要求商家网售商品必须合法”“商品审核系统24小时自动识别、自动巡查违禁品”的拼多多,监管仍有漏洞。

  文/记者 付中

  相关新闻

  称U盘与商品描述不符

  消费者诉拼多多索赔

  称在拼多多购买U盘后发现实际可用容量与商品描述不符,李先生将拼多多的经营主体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诉至法院,要求退还货款32.8元并支付惩罚性赔偿金500元。

  日前,海淀法院受理了这起买卖合同纠纷案。

  李先生诉称,寻梦公司系拼多多手机客户端的经营者。李先生于2018年1月11日通过拼多多手机客户端,在名为“华瑶科技”的店铺购买了一个1000G版高速金属U盘,实付价格32.8元,商品说明中附有“假一赔十”“终身质保”等字样。但李先生收到U盘后检测发现,U盘的实际可使用容量与商品描述中的可使用容量存在巨大差距。

  李先生认为,寻梦公司经营的拼多多手机客户端对入驻商家所售产品的价格合理性、产品真实性未进行审核,导致入驻店铺卖家明显的欺诈行为得以轻易实施,其以虚假信息骗取、诱导原告购买实为残次、伪劣的产品,构成了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文/记者 周蔚

(责任编辑:王惠绵)

查看余下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