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继续高扬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旗帜,跳出工业文明思维看“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谋划“美丽中国”目标。
---------------
在中国由“全面小康”进入“全面现代化”的历史交汇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擘画了“十四五”乃至到203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为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行动指南。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继续高扬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旗帜,跳出工业文明思维看“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谋划“美丽中国”目标。
继续高扬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旗帜
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也是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携手世界各国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通过一系列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的全面部署和顶层设计,通过系统性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生态文明制度框架搭建形成,蓝天、绿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稳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人民群众福祉持续提升,获得感不断增强。
生态环境部的数据显示,与2015年相比,2019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上升8.9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下降6.3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年均浓度下降23.1%。截至2019年年底,“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生态环境领域9项约束性指标,有8项已提前完成。到2020年年底,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将全面完成。
党的十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写入党章。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生态文明又历史性地写入宪法,表明党与国家意志及人民的意志是一致的。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同时以宪法、执政党党章、国家发展战略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法律制度保障的国家。生态文明在中国至高无上的法律地位,意味着中国对于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决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的成效并不稳固。“十四五”时期,中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受疫情冲击叠加影响,国内外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压力依然很大。统筹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生态环保任重道远”。面对复杂的国际政治局势,要坚持绿色发展的战略定力,聚焦瓶颈和短板,让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建设形成良好支撑,以更加从容的姿态,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迈上历史新台阶。
从生态文明思维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充分肯定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可喜成绩,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发展目标。并就“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具体部署,是“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主要发力点。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会提出,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自然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依靠自然调节能力维持的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如原始森林、海洋等。在人为干扰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有大量的生态系统处于不良状态,承载着超负荷的人口和环境负担。现有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传统工业时代的产物,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两难选择。确保自然生态安全具有三方面基本含义:一是自然生态系统能够保持自身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具备自我恢复与防范风险的能力;二是自然生态系统能够持续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求,能够为人类提供良好生态服务,防止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对人民群众造成的不良影响与由此引发的社会不安定;三是自然生态系统能够有效解决生态系统的脆弱性问题,防止由于生态环境的退化对人类发展构成威胁,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自然生态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坚实基石。当前,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不断触及自然生态的边界。为自然守住安全边界和底线,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要深化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规律性认识,完善国土空间规划,落实好主体功能区战略,明确生态红线,加快形成自然保护地体系,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在空间上对经济社会活动进行合理限定。只有更好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才能守护人类健康。
在传统的工业化模式下,平衡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道难题。由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一对矛盾,必须跳出狭隘的传统工业化视角,从生态文明的生态价值观,从更宏大视野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如果考虑到传统工业化模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高昂的外部成本和机会成本,重新对于财富和福祉进行界定,保护生态环境实际上意味着更高质量的发展,从而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就可以相互促进。
面向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谋划“美丽中国”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生动地描绘了“分两步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愿景,提出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的目标是,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中国正以国内、国际一致的改革逻辑,积极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谋划“美丽中国”目标。
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远景目标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在时间点上具有契合性。
“十四五”时期,中国将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到2035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将有望成为世界第一。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实现国内生态环境质量好转,同样也影响着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国新的气候目标和愿景彰显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体现了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全球经济的绿色复苏,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目标的实现,均须依靠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生态文明发展范式可望为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提供根本的解决之道,汇聚起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
在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前景带来巨大不确定性的环境下,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意味着中国将在未来10年实现能源、经济领域的深度低碳转型。到2035年“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将给中国经济带来脱胎换骨的变化,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商业模式等将发生革命性变化。中国正在设计与中长期目标和愿景相衔接、有力度的气候目标,并纳入“十四五”规划予以落实。“十四五”规划建议已明确提出,降低碳排放强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庄贵阳(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