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中国泡菜城”:泡菜食品产业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2025-03-28 16:57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三月的眉山"中国泡菜城"园区春意正浓,四川味滋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战略升级发布会现场热潮涌动。该公司搭载30项专利技术、凝结334种风味因子的"熊猫王子"厚料火锅底料迎来正式发布,与四川大学、里斯大树联合打造的火锅风味研究院同步揭幕。

  图为味滋美携手四川大学、里斯大树联合打造的火锅风味研究院正式揭幕

  今年以来,园区紧扣"抓龙头、拼项目、攻招商"发展主线,聚焦重点培育、产能释放和招精引强三大战场,推动泡菜食品产业驶入转型升级快车道。

  政策扶持如春风化雨。近年来,园区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扶持与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助力海霸王、味滋美等龙头企业突破产品创新瓶颈。传统泡菜产业借势升级,已衍生出即食佐餐、即热菜肴、即烹食材等多元化产品矩阵,精准匹配消费市场细分需求。

  图为园区内企业正加足马力赶订单、忙生产

  在产业链深耕上,园区与40万亩泡菜原料基地、105家投产企业形成"金三角"联动,形成"园区+基地+农户"联农带农机制。这种"田头连车间"的全产业链协作,既保障了原料品质可追溯,又通过订单农业让农民共享增值收益。"今年光青菜萝卜就种了1000亩,产值超200万!"蔬菜基地承包商冯伟平算起增收账,脸上笑开了花。

  项目建设现场同样热潮涌动。园区通过专班服务精准对接、要素保障全面覆盖,构建从土地供应到人才引育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针对存量资源优化,实施"腾笼换鸟"策略,为预制菜产业集群腾挪出充足的优质载体空间,加速形成上下游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圈。

  招商引资更是捷报频传。3月21日,在东坡区赴杭州招商引资推介会上,眉山"中国泡菜城"园区成功签约零食生产类等3个项目,总投资额达35亿元。

  园区党工委书记姚鹏飞透露:“下一步,园区将继续瞄准行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精准招商,力争全年新招引项目10个以上。与此同时,将持续擦亮‘中国泡菜城’金字招牌,通过创新驱动、项目支撑、招商突破三大战略,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施晓娟)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食品 > 食品行业动态 > 正文
中经搜索

眉山“中国泡菜城”:泡菜食品产业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2025年03月28日 16:57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三月的眉山"中国泡菜城"园区春意正浓,四川味滋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战略升级发布会现场热潮涌动。该公司搭载30项专利技术、凝结334种风味因子的"熊猫王子"厚料火锅底料迎来正式发布,与四川大学、里斯大树联合打造的火锅风味研究院同步揭幕。

  图为味滋美携手四川大学、里斯大树联合打造的火锅风味研究院正式揭幕

  今年以来,园区紧扣"抓龙头、拼项目、攻招商"发展主线,聚焦重点培育、产能释放和招精引强三大战场,推动泡菜食品产业驶入转型升级快车道。

  政策扶持如春风化雨。近年来,园区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扶持与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助力海霸王、味滋美等龙头企业突破产品创新瓶颈。传统泡菜产业借势升级,已衍生出即食佐餐、即热菜肴、即烹食材等多元化产品矩阵,精准匹配消费市场细分需求。

  图为园区内企业正加足马力赶订单、忙生产

  在产业链深耕上,园区与40万亩泡菜原料基地、105家投产企业形成"金三角"联动,形成"园区+基地+农户"联农带农机制。这种"田头连车间"的全产业链协作,既保障了原料品质可追溯,又通过订单农业让农民共享增值收益。"今年光青菜萝卜就种了1000亩,产值超200万!"蔬菜基地承包商冯伟平算起增收账,脸上笑开了花。

  项目建设现场同样热潮涌动。园区通过专班服务精准对接、要素保障全面覆盖,构建从土地供应到人才引育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针对存量资源优化,实施"腾笼换鸟"策略,为预制菜产业集群腾挪出充足的优质载体空间,加速形成上下游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圈。

  招商引资更是捷报频传。3月21日,在东坡区赴杭州招商引资推介会上,眉山"中国泡菜城"园区成功签约零食生产类等3个项目,总投资额达35亿元。

  园区党工委书记姚鹏飞透露:“下一步,园区将继续瞄准行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精准招商,力争全年新招引项目10个以上。与此同时,将持续擦亮‘中国泡菜城’金字招牌,通过创新驱动、项目支撑、招商突破三大战略,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责任编辑:施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