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面包、糕点等焙烤食品消费量明显增多,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查询其食品配料表能看到一些“看不懂”的名字,这些食品添加剂安全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规定,面包中允许添加防腐剂、膨松剂、乳化剂、水分保持剂等食品添加剂,并明确规定了允许添加的食品添加剂具体品种和限量。如面包中防腐剂丙酸的最大使用量为2.5克/公斤,乳化剂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的最大使用量为3.0克/公斤。
“标准规定的是所有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但并不意味着生产加工面包、糕点类产品都要同时添加这些食品添加剂,或者都按照最大使用量来添加。企业要结合生产加工工艺、产品特性等具体情况来确定具体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常用食品添加剂一般有防腐剂、膨松剂、乳化剂、甜味剂等几个品种,且用量通常低于标准规定的最大使用量。同一功能且具有数值型最大使用量的食品添加剂,如防腐剂、抗氧化剂、相同色泽着色剂以及部分甜味剂,在混合使用时,对各自用量也有明确规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农业食品标准化研究所研究员李强说。
面包中为什么要加这些食品添加剂?
首先,为了防止微生物繁殖。糕点、面包因原料多样、工艺复杂、营养成分丰富,容易导致微生物的滋生。为了防止食品霉变、变质,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繁殖,糕点、面包中可以使用防腐剂。糕点、面包中常用的防腐剂主要是山梨酸、丙酸盐等。有时候单一的食品防腐剂很难彻底抑制或杀死食品中所有微生物,因此在食品生产中,一般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防腐剂,按照一定比例组合并实施总量控制,添加到食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