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谁能把生活过成电影,文宾必是一位。
作为“中国最牛路边摊”“文和友”的创始人,文宾最出名的造型是大背心、大短裤、人字拖加上任性随风的发型,基本就是年轻版的王家卫。
比造型更生猛的是,2018年文宾把一个上世纪80年代的“社区”搬到了长沙地标建筑海信大厦里。据媒体报道,当年,他怒砸1亿元装修,生生把一座CBD打造成了高达7层的“路边摊Plus”——超级文和友。
在商业及文化两条路上均取得不俗成绩的文宾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可以让他的超级文和友常年排队6000号以上,还在今年“十一”长假期间创下单日排队超过2万号、接待顾客5万人的奇迹呢?
(一)
话说20多岁时,文宾还是一家汽车4S店的销售员。他在机缘巧合下,结识了一群小摊贩朋友。于是,下了班喝点酒,吹吹牛、侃侃山成了他的生活常态。
认识的摊主多了,听到的故事也多了,文宾开始琢磨,也许是时候与以往的打工生活剥离了。第二天一上班,文宾便向老板提交了辞呈。他把仅有的5000元积蓄分成3份,用2000元买了辆三轮车,用1000元买了锅碗瓢盆以及原材料,用最后的2000元给自己做了一个招牌,上面写着4个大字——“犀利排骨”。
一共5000元资本金,花2000元做招牌,不少人说,文宾的心太大了。哪怕把这2000元留下,给自己留条后路也好啊。可文宾不这么想,他满脑子都是摊主们那一张张沧桑的脸,明明东西很好吃,桌椅很干净,可大家都没做出名堂来,因为啥?不就是没品牌吗?
他宁可赌一把。
不得不说,在美食这件事上,文宾真的是天赋异禀。短短3个月后,“犀利排骨”就凭借对火候的精准掌握和他自己研发的特殊蘸料火了,单日盈利超过3000元。
(二)
“犀利排骨”火了,可文宾又迷茫了。天天剁排骨、腌排骨、做排骨、卖排骨,他觉得自己的青春不该只有这些事。
与上次一样,文宾又选择了剥离。
从此,美食江湖失去了“犀利排骨”,小巷里也再没有那个叫文宾的摊主。
老杨是文宾的供应商,常年开着一辆破面包车,为当地差不多200个路边摊供应香肠。
某日,老杨找到文宾:“如果人失去了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分别?”
文宾被一语点醒,急忙问道:“老杨,咱俩合起伙来,搞不搞?”
老杨一笑:“要搞一个大店面!”
文宾说:“好!搞多大?”
老杨又笑:“起码得10平方米!”
就这样,老长沙油炸社诞生了。这一次,文宾又成功了,而且一发不可收拾。从大香肠到臭豆腐,再到夜宵界的“战斗机”——小龙虾,那是推出一个“火”一个。
文宾说过,他其实不是很懂经营。与其说有什么经营思路,不如说他更习惯于跟着感觉走。感觉不好吃的产品,他不推;感觉该做的事,他就做。
(三)
距离成为传奇,文宾还差最后一步。
当他的小店渐渐遍布长沙街头,儿时的记忆又开始抑制不住地“荡漾”起来。为了这份“乡愁”,他开始与团队一起,收集各式各样的旧物件,破电风扇、搪瓷缸,林林总总一大堆全部塞进了仓库里。准确地说,这些都只是过往的“碎片”,可他相信,总有一天,他能用这些碎片拼出一个“完整的过去”,一份“已经消失的生活”。
2018年,一个上世纪80年代风格的“社区”——超级文和友,在海信广场里被“还原”出来。迈入其中,宛如打开了“时光胶囊”。年轻的人们好奇着,年长的人们回味着,除了满足口腹之欲,还有那遥远的青葱岁月激荡在内心深处。
如今,超级文和友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更棒的是,不仅在长沙,在广东的广州、深圳(在建)街头,也出现了超级文和友的身影。
这算是梦想走进现实吗?
应该算吧。
文宾说过,他和团队最想做的事就是通过美食让更多人重温市井文化,留下与众不同的城市记忆,更留下那份消失在钢铁森林里的“烟火气”。(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韩 叙)
(责任编辑: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