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食品 > 食品行业动态 > 正文
中经搜索

全链条守护港澳市民“菜篮子”安全

2019年01月16日 09:32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顺德杏坛镇生生塘鱼供港注册养殖场,凌晨4点,五六个工人正把渔网往塘边围拢,活蹦乱跳的草鱼溅起水花,打破了四周的寂静。广州海关隶属佛山海关驻顺德办事处现场关员在寒风中加紧对刚出水的塘鱼做现场检疫,确保塘鱼能在当日晚上7点前安全送至香港市民的餐桌。

  “年年有余”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祝愿,春节即将来临,面对港澳市民对活鱼等鲜活农产品大幅增加的需求,广州海关通过采取强化巡查等多项措施,保障春节期间供港澳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供应稳定,确保让港澳同胞过上一个喜庆祥和的新春佳节。

  全程监管 供港澳产品创造奇迹

  保障供港澳食品农产品安全、优质、稳定和顺畅供应,满足港澳市民生活需要,是海关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直接体现。从1962年“三趟快车”拉开供港澳序幕以来,内地供港澳食品农产品创造了一个奇迹:任何时期几乎未受市场价格波动、自然灾荒、运输道路拥堵等影响,即便是在内地经济基础薄弱的艰难时期,供港澳鲜活农产品也得到了安全稳定的供应。

  2012年6月21日,香港食物及卫生局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供港食品的安全率达到了99.999%,这在全世界都很难得。”2017-2018年,香港食环署相继派出4批检查组到广东清远、韶关对蔬菜、鸽子、鲜乳、冰鲜鸡、炮弹香芋等多个出口产品的种养殖基地进行检查,他们表示:供港产品管理得这么好,我们很放心!

  不论日暮晨昏、寒来暑往,广州海关始终守护港澳市民的“菜篮子”安全。数据显示,2018年,广州海关监管供港澳活猪47.98万头、食用水生动物1.42万吨、鸡苗83.2万羽、新鲜蔬菜1.7万吨、冰鲜禽畜肉6.7万吨、冰鲜水产品5236吨,以及各类深加工食品6.6万吨。

  广州海关秉持“责任高于一切,使命重于泰山”的宗旨,勇于担当,创新服务,强化供港澳食品农产品检疫监管,不断优化检疫监管体系,逐步形成了从“田间”到“口岸”的全链条监管模式。一方面,强化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从源头上把住质量安全关。要求所有出口企业必须完成出口备案/注册登记,并督促其按照海关总署安全风险监控计划和疫病监测的总体要求制订实施自检自控计划,进一步完善自身溯源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另一方面,不断加强自身监管体系建设,从管理上把住生产监管安全关,从种养殖企业备案注册管理、疫情防控、安全风险监控、种养殖过程监管、出境前检验检疫、出境后溯源管理、应急处置等多环节,实施了全链条无缝监管。

  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放管服”的总要求,广州海关大力推进业务综合改革创新,探索出“全程监管、合作共治、重点监测、出口抽检”的“四合一”的监管模式,并进一步打造以“强化主体、全程监管、合作共治”为核心的“三驾马车”监管模式升级版,形成以疫病疫情监测、药残监控、出口前重点项目检测“三位一体”为核心的质量管理机制,建立起科学的责任配置体系,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促进了市场活力,营造出良好的通关便利环境。

  完善机制 保障供应安全顺畅

  供港澳产品检疫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广州海关与香港食物与卫生局、澳门民政总署等相关部门保持紧密联系与沟通合作,并建立起公务定期联系制度,这一机制被誉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合作典范。该制度旨在通过深入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按照有关CEPA合作的安排和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的要求,以深化三地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与食品安全控制合作为目标,积极推进相关部门“一体化”区域合作,努力营造贸易便利环境,推动实现粤港澳的深度融合和互补发展。

  通过这个平台,粤港澳在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和食品安全控制方面逐步建立并持续完善高层互访、信息互通、技术交流、传染病个案和突发事件联防处置等一系列沟通协作机制,极大地提升了本地区食品农产品安全、疫情疫病防控水平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粤港澳在合作上日益紧密,在监管上默契联动,共同保障了内地食品农产品安全顺畅地供应港澳市场。

  优质安全 供港澳产品带动行业发展

  供港澳食品农产品不仅满足了香港市场的需求,而且在内地引领培育出一批具有相对较大规模和较高管理水平的食品农产品生产企业,带动了行业发展。不少供港澳食品企业依靠“优质安全”策略成功转型升级,在港澳市场上占据优势,并以其“优质安全”的口碑形成独特的品牌,逐渐为内地消费者熟知并受到青睐。

  广州海关隶属佛山海关驻顺德办事处通过加强扶持政策配套、完善自身管理体系建设等举措,帮助生生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立起全新的水生动物二维码个体追溯体系,首次实现食用鱼的个体追溯。通过多年的发展,生生农业集团发展为集水产良种繁育、健康养殖、产品加工、饲料加工、物流配送于一体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河源海关联合河源市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以东瑞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大力推进“公司+基地+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制定出口活猪生产技术规程及运输、标识标准,建立完善的化学投入品监控管理体系,帮助“东瑞牌”肉猪评选为“广东名猪”,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全省首个出口活猪质量安全示范区;清远海关联合温氏集团积极探索“互联网+检疫监管”新型监管体系,实现供港澳活猪电子化、可视化溯源监管,大大节约检疫监管成本的同时也提升了产品质量,使“温氏猪”得到了港澳市场的充分认可。

  (记者陆敏)

(责任编辑:杨秀峰)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剧懓顪冪€n亝鎹i柣顓炴閵嗘帒顫濋敐鍛婵°倗濮烽崑娑⑺囬悽绋挎瀬鐎广儱顦粈瀣亜閹哄秶鍔嶆い鏂挎喘濮婄粯鎷呴崨濠呯闂佺ǹ绨洪崐婵嗙暦閻㈠憡鏅濋柍褜鍓熼崺銉﹀緞閹邦剦娼婇梺缁樶缚閺佺ǹ岣挎径鎰拻濞达絿枪椤ュ繘鏌涚€n亝顥㈢€规洘濞婃俊鐑藉Ψ鎼淬垻娲寸€规洏鍔庨埀顒佺⊕鑿ら柟閿嬫そ濮婃椽宕ㄦ繝鍌氼潓閻庢鍠栭悥濂哥嵁閸℃稑閱囬柕澶涘閸樼敻姊洪崨濠傚鐎殿喖鐖奸獮鎴︽晲閸モ晝锛滃銈嗘閸嬫劖鏅堕敂閿亾鐟欏嫭绀€鐎规洦鍓熼崺銉﹀緞婵炵偓鐎婚棅顐㈡搐濞撮妲愰敃鈧埞鎴︽晬閸曨偂鏉梺绋匡攻閻楃娀骞冭椤㈡﹢鎮╅懠顒傜摌濠电偛顕慨鎾敄閸涙潙绀勯柣妯肩帛閻撳繘鏌涢锝囩畺鐎瑰憡绻勯惀顏堝箚瑜嬮崑銏ゆ煛瀹€鈧崰鏍嵁韫囨洑娌柣锝呰嫰鐢潡姊虹拠鎻掝劉闁绘棏鍓熼獮蹇涙晸閿燂拷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鍏充簬缁忔祹鏃ユ姤绀� 锛� 鍏充簬涓浗缁忔祹缃� 锛� 缃戠珯澶т簨璁� 锛� 缃戠珯璇氳仒 锛� 鐗堟潈澹版槑 锛� 浜掕仈缃戣鍚妭鐩湇鍔¤嚜寰嬪叕绾� 锛� 骞垮憡鏈嶅姟 锛� 鍙嬫儏閾炬帴 锛� 绾犻敊閭
缁忔祹鏃ユ姤鎶ヤ笟闆嗗洟娉曞緥椤鹃棶锛�鍖椾含甯傞懌璇哄緥甯堜簨鍔℃墍    涓浗缁忔祹缃戞硶寰嬮【闂細鍖椾含鍒氬钩寰嬪笀浜嬪姟鎵€
涓浗缁忔祹缃� 鐗堟潈鎵€鏈�   浜掕仈缃戞柊闂讳俊鎭湇鍔¤鍙瘉(10120170008)  缃戠粶浼犳挱瑙嗗惉鑺傜洰璁稿彲璇�(0107190)  浜琁CP澶�18036557鍙�
浜叕缃戝畨澶�11010202009785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