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食品 > 食品行业动态 > 正文
中经搜索

保障食品安全不能仅靠“突击检查”

2018年12月25日 09:20   来源:光明日报   

  今年6月初,江苏苏州人爱吃的“南园包子”被查出馅料竟出自黑作坊。近日,有关部门公布了处罚结果,依据《江苏省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姑苏区食药监部门对李某作出没收违法生产包子馅料、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的工具设备和原料、罚款43万元的行政处罚。

  民以食为天。包子生产与其他食品乃至商品生产、交易一样,都是一个流动的过程,“今天没有”不等于“明天没有”,虽不能为此闹得人心惶惶,但也不宜通过一两次突击检查就高枕无忧。比如,蚊蝇聚集的黑作坊生产的小面包、为使油条更脆口而添加非法添加剂的油条、牛肚小作坊臭气熏天、用劣质陈化米做的米粉、用福尔马林浸泡的海鲜……类似这些情况,如果仅靠一两次“拉网式”排查、突击清查,恐怕难以根治,很可能只是雨过地皮湿。遏制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应该从根本上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生产、加工、销售问题食品,显而易见为法律所不容。许多不法商贩不是不知道,而是了解得很清楚,他们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关键是其中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也许,起初他们是偷偷摸摸,但随着利益蛋糕越做越大,他们可能也开始由地下转为地上。从屡屡被曝光的典型案件中,足以看出一些问题食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已经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了。

  一些问题食品能够摆上餐桌,顺利通过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监管,应该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是一人两人所为,如果想借一两次排查或者突击检查,对此顽疾斩草除根,恐怕不太现实。而且,近年来食品安全执法检查的经验表明,突击检查能发现问题,但很难发现并清除所有问题。

  如果把这场运动战变为持久战,通过此次“拉网式”排查进行彻底清理之后,不是一劳永逸,而是保持执法检查常态化,将会收到良好效果。通过强化部门监管责任,公安、市场等单位各司其职,从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筑牢食品安全监管防火墙,既打好安全监管补丁,还定期进行杀毒,发现隐患,立即纠正和处理,多一些未雨绸缪,少一些亡羊补牢。如此,才能够封死问题食品的销路,铲除其滋生蔓延的土壤,确保百姓食品安全,维护群众身体健康。

  打好持久战,需要严格依法依规,避免土政策、土规定。打击问题食品,要坚决防止排查时紧时松,注重克服和纠正执法不严。严格依法监管,防止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严格责任追究,对食品安全保持高压态势,彻底斩断利益链条,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保障食品安全一刻也不可松懈,更不可掉以轻心。坚持检查常态化,打好持久战,才能确保食品安全。

(责任编辑:施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