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食品 > 食品行业动态 > 正文
中经搜索

大闸蟹乱象:公共品牌亟待机制保障

2018年11月29日 06:59   来源:经济参考报   

  据报道,阳澄湖大闸蟹在网上的销售十分火爆,但是一些不良网店用外地蟹冒充阳澄湖大闸蟹,赚取更高的利润,各种假冒阳澄湖大闸蟹的现象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在媒体曝光后,苏州多地迅速行动,开展专项整治。

  不少网民表示,阳澄湖大闸蟹品牌被冒用滥用背后,是少数人为了眼前利益,损害了大多数人的长远利益,同时也暴露了公共品牌的保护困境。网民建议,保护公共品牌要靠行业自律,更需机制保障。

  网民“mermaid”称,每年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产量不多,外面很多所谓的阳澄湖大闸蟹都是假的。

  网民“金根”表示,阳澄湖大闸蟹遭遇了公共品牌困境。既然防伪升级、教育警示,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么,公共品牌被滥用还得在更深层次上找对策、想办法。

  网民“静娴”称,个体、企业、行业协会之间应建立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要让市场营销手段更有效,对造假者处罚措施更有力。

  网民“金根”建议,在品牌运营方面借鉴成功案例,扎紧制度的篱笆。一方面,统一对外口径。区域内的产品由相应的组织统一销售,将所有企业、生产者捆绑成为利益共同体,进行品牌的统一维护,做到只有一个出口,避免内部竞争;另一方面,将品牌的所有权、管理权、收益权和使用权进行分离。所有权归政府或者行业协会,政府授权相应的组织或单位进行品牌运营管理,进行品牌传播,提升品牌价值。由品牌运营单位向区域内的企业、生产者授权,符合产品标准的主体可以使用区域品牌,同时支付相应的费用,用于品牌维护。

  网民“健康123”称,保护农产品公共品牌要靠行业自律,更需机制保障。只有让市场机制更有效,处罚措施更有力,着眼提升产品质量,才能打造真正的金字招牌。

  网民“邱超奕”认为,监管部门应重视农产品品牌打假,特别要在产品上市期间加强举报、曝光和惩戒力度,避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记者 赵东东 整理)

(责任编辑:佟明彪)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旅游新业态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0年10月09日
  • ·严惩标识乱象 确保食品安全    2020年09月29日
  • ·粮食产后减损要多环节下功夫    2020年08月31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

    大闸蟹乱象:公共品牌亟待机制保障

    2018-11-29 06:59 来源:经济参考报

      据报道,阳澄湖大闸蟹在网上的销售十分火爆,但是一些不良网店用外地蟹冒充阳澄湖大闸蟹,赚取更高的利润,各种假冒阳澄湖大闸蟹的现象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在媒体曝光后,苏州多地迅速行动,开展专项整治。

      不少网民表示,阳澄湖大闸蟹品牌被冒用滥用背后,是少数人为了眼前利益,损害了大多数人的长远利益,同时也暴露了公共品牌的保护困境。网民建议,保护公共品牌要靠行业自律,更需机制保障。

      网民“mermaid”称,每年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产量不多,外面很多所谓的阳澄湖大闸蟹都是假的。

      网民“金根”表示,阳澄湖大闸蟹遭遇了公共品牌困境。既然防伪升级、教育警示,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么,公共品牌被滥用还得在更深层次上找对策、想办法。

      网民“静娴”称,个体、企业、行业协会之间应建立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要让市场营销手段更有效,对造假者处罚措施更有力。

      网民“金根”建议,在品牌运营方面借鉴成功案例,扎紧制度的篱笆。一方面,统一对外口径。区域内的产品由相应的组织统一销售,将所有企业、生产者捆绑成为利益共同体,进行品牌的统一维护,做到只有一个出口,避免内部竞争;另一方面,将品牌的所有权、管理权、收益权和使用权进行分离。所有权归政府或者行业协会,政府授权相应的组织或单位进行品牌运营管理,进行品牌传播,提升品牌价值。由品牌运营单位向区域内的企业、生产者授权,符合产品标准的主体可以使用区域品牌,同时支付相应的费用,用于品牌维护。

      网民“健康123”称,保护农产品公共品牌要靠行业自律,更需机制保障。只有让市场机制更有效,处罚措施更有力,着眼提升产品质量,才能打造真正的金字招牌。

      网民“邱超奕”认为,监管部门应重视农产品品牌打假,特别要在产品上市期间加强举报、曝光和惩戒力度,避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记者 赵东东 整理)

    (责任编辑:佟明彪)

    查看余下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