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食品 > 食品行业动态 > 正文
中经搜索

新华视点:中秋节送礼现象扫描

2013年09月17日 13:11   来源:新华网   乌梦达 强勇 周琳 杨绍功

  新华网北京9月17日电题:气象一新还是花样翻新?--中秋节送礼现象扫描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豪华月饼销售遇冷、天价大闸蟹市场降温、大张旗鼓的公款吃喝难觅踪影……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下发节日禁令后迎来首个中秋,各地初显节约从简、反对铺张浪费的节日新风。

  但“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严令之下,送礼现象并未绝迹,只是方式更加隐蔽,花样也在翻新。少数领导干部对禁止吃、请、送、收心怀侥幸和观望,个别人还在试图“浑水摸鱼”。专家认为,亟待从制度上堵住漏洞,防止新风变成“一阵风”。

  新规初显新气象:月饼“瘦身” 螃蟹“卸甲”

  “秋风起,蟹脚痒”,中秋之际,正是蟹黄膏肥、吃大闸蟹的好季节。“过去连西部一个市的普通机关都会提前预订10万元的大闸蟹,今年年初他们就告诉我不能买了,机关单位委托企业来买的都很少。”苏州阳澄湖一家大型蟹业公司负责人说,中央“八项规定”和节日禁令至少将影响公司5%到10%的销量。

  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会长杨维龙介绍说,过去每年大量阳澄湖大闸蟹爬上了公款消费的餐桌,而今年京沪穗等大城市需求量呈现大幅下滑,公开以单位名义订购大闸蟹的客户锐减。

  中秋、国庆“两节”临近,往年正是吃、请、送礼的高峰期。记者走访北京西单、崇文门等繁华商业区的多家商场、超市发现,以往耀眼的高价月饼已经很难见到,各种“瘦身”月饼成为市场主角。

  在家乐福广渠门店,销售人员给记者推荐了当前几款卖得很火爆的月饼,价格都在每盒200元以内。在店内,一位在机关单位工作的顾客表示,往年吃月饼都靠单位发券,今年单位不发了,只能自己买一些给家里人吃。

  在北京庄胜崇光购物广场门外,收卡的妇女告诉记者,今年过节不收券,“往年收了月饼券能卖掉,今年收了也没人要”。

  北方城市哈尔滨的月饼生产厂家,也感受到了新规带来的变化。哈尔滨市一家月饼生产企业团购部经理介绍,往年中秋,团购方几个月前就开出支票,担心中秋时买不到。今年机关和大企业团购订单很少,我们只好针对私企,千方百计寻求订单。“去年一次性团购几千盒月饼不稀奇,少于100盒我们根本就不接待。今年哪怕三五十盒的团购,我们都会热情接待。”

  “天价月饼、大闸蟹公款消费等节日奢侈、腐败势头得到明显遏制。这表明中央多项禁令抓住了重点,对转变党员干部作风起到良好作用。”黑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赵瑞政认为,从中央到地方严格落实“八项规定”,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责任编辑:韩肖)

共(3)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末 页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