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乡“老技艺”带来就业新机遇

2024-09-20 07:11 来源:工人日报

  摊凉杀青、初揉堆焖、初烘复揉……优秀茶匠们仅凭双手感受茶叶的状态、把握茶锅火候,待茶青下锅后,先焖炒使茶叶充分受热,再扬炒为茶叶增香,手法娴熟。

  近年来,广西梧州创新打造“六堡茶师”劳务品牌,大力推进技能人才培养,通过标准化打造、品牌化引领和管家式服务,充分发挥劳务品牌带动就业创业、助力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六堡茶制茶方法讲究,有采青、摊青、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十多道工序,精准把握每一个步骤,方能制出高品质六堡茶。

  老茶匠陈奎香出生于梧州市苍梧六堡镇首溪村。在多年的传承中,她获得市级非遗六堡茶制作技艺传承人称号。40多年来,陈奎香坚守“原产地,原茶种,原工艺,原生态”,守护并传承祖传古法六堡手工技艺。

  “荣誉是过去,传承是未来。”陈奎香的老师陈恒芝已年逾百岁,仍会到茶厂向茶农讲授古法制茶工艺。师徒两人言传身教,多年来,累计培训、指导超过100人。

  同样坚持传承六堡茶制作技艺的还有全国乡村工匠谭爱云。她不仅是技艺的守护者,更是创新的引领者。

  “传统手工制茶,品质高,但生产效率低,不利于进行规模化生产。”于是,谭爱云将制茶技术与现代机械技术结合,实现六堡茶标准化制作,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不仅保留了六堡茶的醇厚风味,更推动了产业的规模化进程。

  近年来,梧州市大力推进六堡茶技能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劳务品牌在带动就业创业、助力六堡茶产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截至目前,全市茶类技能人才总数超过1.2万人,培育速度比“十三五”期间提升136.1%。六堡茶年产量3.5万吨,综合产值约200亿元,梧州六堡茶公用品牌价值44.03亿元,首次进入品牌价值全国前20位,被评为2023年最具发展力品牌,六堡茶产量、综合产值以及品牌价值实现历史性突破。

  去年,梧州市总工会和钦州市总工会联合举办六堡茶、坭兴陶劳模工匠联盟创新成果展,突出“陶之源”与“茶之乡”的文化特色内涵,建立起形式多样的展示平台,驱动产品创造,创新产品营销,强化聚合效应,让六堡茶和坭兴陶两大“桂”字号品牌跨界合作实现1+1>2的有机融合。同时,吸引更多产业工人投身到六堡茶、坭兴陶行业发展中来,让“老技艺”得到“新传承”。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梧钦两地工会组织将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助力打造千亿元茶产业及坭兴陶百亿元特色陶瓷产业,组织开展联合宣传推介、举办六堡茶坭兴陶融合技能大赛等活动,持续推动六堡茶与坭兴陶的深度融合发展与合作交流,打造广西本土的“一茶一器”“名茶名陶”爆款产品。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佟明彪)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茶乡“老技艺”带来就业新机遇

2024年09月20日 07:11   来源:工人日报   

  摊凉杀青、初揉堆焖、初烘复揉……优秀茶匠们仅凭双手感受茶叶的状态、把握茶锅火候,待茶青下锅后,先焖炒使茶叶充分受热,再扬炒为茶叶增香,手法娴熟。

  近年来,广西梧州创新打造“六堡茶师”劳务品牌,大力推进技能人才培养,通过标准化打造、品牌化引领和管家式服务,充分发挥劳务品牌带动就业创业、助力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六堡茶制茶方法讲究,有采青、摊青、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十多道工序,精准把握每一个步骤,方能制出高品质六堡茶。

  老茶匠陈奎香出生于梧州市苍梧六堡镇首溪村。在多年的传承中,她获得市级非遗六堡茶制作技艺传承人称号。40多年来,陈奎香坚守“原产地,原茶种,原工艺,原生态”,守护并传承祖传古法六堡手工技艺。

  “荣誉是过去,传承是未来。”陈奎香的老师陈恒芝已年逾百岁,仍会到茶厂向茶农讲授古法制茶工艺。师徒两人言传身教,多年来,累计培训、指导超过100人。

  同样坚持传承六堡茶制作技艺的还有全国乡村工匠谭爱云。她不仅是技艺的守护者,更是创新的引领者。

  “传统手工制茶,品质高,但生产效率低,不利于进行规模化生产。”于是,谭爱云将制茶技术与现代机械技术结合,实现六堡茶标准化制作,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不仅保留了六堡茶的醇厚风味,更推动了产业的规模化进程。

  近年来,梧州市大力推进六堡茶技能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劳务品牌在带动就业创业、助力六堡茶产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截至目前,全市茶类技能人才总数超过1.2万人,培育速度比“十三五”期间提升136.1%。六堡茶年产量3.5万吨,综合产值约200亿元,梧州六堡茶公用品牌价值44.03亿元,首次进入品牌价值全国前20位,被评为2023年最具发展力品牌,六堡茶产量、综合产值以及品牌价值实现历史性突破。

  去年,梧州市总工会和钦州市总工会联合举办六堡茶、坭兴陶劳模工匠联盟创新成果展,突出“陶之源”与“茶之乡”的文化特色内涵,建立起形式多样的展示平台,驱动产品创造,创新产品营销,强化聚合效应,让六堡茶和坭兴陶两大“桂”字号品牌跨界合作实现1+1>2的有机融合。同时,吸引更多产业工人投身到六堡茶、坭兴陶行业发展中来,让“老技艺”得到“新传承”。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梧钦两地工会组织将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助力打造千亿元茶产业及坭兴陶百亿元特色陶瓷产业,组织开展联合宣传推介、举办六堡茶坭兴陶融合技能大赛等活动,持续推动六堡茶与坭兴陶的深度融合发展与合作交流,打造广西本土的“一茶一器”“名茶名陶”爆款产品。

(责任编辑:佟明彪)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