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有多重要?从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官网“政策文件”一栏就可见一斑。
该网页上记录了从2015年以来,有关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其中,2015年、2017年、2018年分别为只有一条相关政策文件,2019年有了包括《上海交通大学离岗创业办法》在内的12份文件,2020年3份,到2021年这些文件的数量一下子“井喷”到了25份。前期的文件以教育部、科技部等相关部门发文为主,到了2021年,几乎被“上海交通大学”校本文件占满了。
2021年的文件,几乎每一份都是“实施细则”“管理细则”“管理规定”,它们可以被统一理解为一所高校对教育部、科技部文件的精神进行落地的具体举措。
上海交大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知识产权办主任顾志恒曾做过一个大致的统计,2015年至今,仅国家部委层面出台的有关科研成果转化的支持性政策文件就有100多个。这些文件大到法律、政策环境的构建,小到具体某所学校的落地,缺少哪一个都不行,“过去多年来,大的理念上的问题解决了,但束缚科学家们的‘细绳子’还是不少。办起事来,有些磕磕绊绊。”顾志恒说。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我国科技队伍蕴藏着巨大创新潜能,关键是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把这种潜能有效释放出来。转变政府职能是科技改革的重要任务。我们很多产业链供应链都需要科技解决方案,能够提供这种解决方案的只能是奋战在一线的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和市场主体,政府要做的是为他们创造良好环境、提供基础条件,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要加快科技管理职能转变,把更多精力从分钱、分物、定项目转到定战略、定方针、定政策和创造环境、搞好服务上来。要加快推进科研院所改革,赋予高校、科研机构更大自主权,给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
国家发展改革委于去年11月12日印发《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后,这所学校正式启动专项改革试点工作,计划通过两年专项改革试点,形成成熟定型、可复制推广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和模式。
顾志恒所在的上海交大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就是专门负责校内科技成果转化的行政机构。这个精简到只有20人左右的机构中,有12个工作人员都成了有科研成果转化需要的教授们的“助理”。他们有一个正规的名字——人才专员。
每一个需要进行科研成果转化的交大教师,都会来找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第一个负责接待这名教师的工作人员,即为此后要为他进行全程服务的人才专员。
一些令人“头大”的问题,人才专员都会办。比如,科研成果转化后成立公司,公司法相关的建制问题,组织人事处的老师管不了,要找专门的法务;组织人事处管人,教师开公司是个什么流程,得有新说法;科技成果转让到民营企业,涉及国资转化的问题,资产让渡怎么弄也得有新的流程。
“过去,在有些学校,教师说我要开公司,开也开了,用了学校所有的科技成果,也没有明确怎么分割,对教师、对学校都不负责任。”顾志恒说,人才专员一方面采取“首问负责制”,一条龙帮助教师解决各种合规化难题,另一方面,也要对教师知识产权、对学校资产负责。
据悉,每位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方案都不一样。有的人喜欢一次性支付给学校一笔费用,买断自己的专利权;有的人喜欢与学校共同持股,引入多轮投资人后,按照持股比例回报学校。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朱新远介绍,今年1月至9月,上海交大成果转化合同数95项,合同金额突破5.45亿元,远超去年同期水平。此外,该校还根据新出台的各种规定,完成了首批企业的合规性整改。“为创业教师开具合规企业证明,解除教师创业后顾之忧,第二批企业的合规整改也已在实质推进。”朱新远介绍,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临港智能制造平台和“大零号湾”环交大科技园的创新创业特色模式,多家高科技企业正在积极筹备IPO。
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凯就是一名受益者。他开办的术锐手术机器人公司,现在已经完全是属于自己的公司了。前期,在人才专员的协助下,他按照规定向学校支付了一笔费用买断了手术机器人这项发明的专利。
徐凯是上海交大科研成果转化系列政策的第一批受益人群,校方早在2016年就与其明确了他的创业方案。“我这个项目,长时间只有投入没有收入,过去一直都在花钱,且费用不菲。”徐凯的手术机器人对标的是国际知名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前期投入预估至少3亿-5亿元,“如果当时学校没有及时与我明晰知识产权分配归属问题的话,根本不可能拿到大笔的投资款项。”徐凯介绍,投资人都特别看重像他这样教授背景创业者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未来公司如果上市,证监会也会重点核查知识产权来源、归属、划分问题,“学校这么做,确实是在培养人、培育好项目、培育好公司。”
目前,徐凯的公司已经完成了B+轮融资,一家医疗器械巨头加入进来。公司现有员工约150人,核心团队持股60%左右,其中约有10名他的学生毕业后加入了公司。
这家公司推出的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产品已经实实在在地开始与国外知名手术机器人“并跑”,“价格比它便宜,已经有7台机器在医院做临床试验了。”
当年为徐凯办事的人才专员,已经成长为新晋人才专员的“导师”。“目前都是兼职的,马上这些人都要转成专职了。会有考核,有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可以评职称、按劳取酬。”顾志恒透露。
据悉,目前上海交大已经完成首批“技术转移专员”考核选拔,今年10月已经启动技术转移相关高级职称竞聘。技术转移学历教育培养体系已经完成,2021年9月已完成研究生招生,2022年招生简章已经发布。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