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发布《2021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课题组总负责人田国强教授介绍,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反弹势头良好,宏观指标稳步复苏,消费潜力稳步释放,投资复合增速持续回升,劳动力市场持续回暖,进出口增速持续攀升。同时,受国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高企和我国经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影响,经济恢复基础不牢固,保持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平衡仍面临压力。
面向未来一个时期,田国强指出,中国除了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需求侧改革和管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挖掘内部需求潜力外,还要进一步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深化高层次国际经济合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第一,深化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参与乃至引领全球经贸规则升级,深化国内经济改革,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规则制度基础。当前,世界各国围绕全球经贸规则的博弈日趋激烈,疫情又推高了全球经贸合作的壁垒,新技术革命则推动新领域的规则、标准不断出台。这些都要求中国必须深化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对接更高标准贸易协定,在参与乃至引领相关领域更高标准的全球性经贸和投资规则设计、调整的过程中,更好地维护中国的利益,并以此为动力深化国内经济改革。
第二,充分发挥市场和民企的活力优势,激发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动力,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弹性和竞争力。当前,世界各国纷纷重新审视自身的供应链和产业链安全问题,在地化、多元化建设正成为各国进行产业再布局的重点考量。在此背景下,中国同样需要思考如何提高自身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弹性和竞争力,以稳定的价值链来畅通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的通路。这需要从民企主导技术创新和第三方市场经济合作两个角度双管齐下。
第三,响应数字技术变革和新能源变革,面向世界拓展数字经济和新能源经济合作机遇空间,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当前数字技术和新能源革命方兴未艾。数字化转型将成为世界和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动力。中国应积极同各方探讨并制定全球数字治理规则,为全球经济注入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发展的新动能。新能源发电、能源传输和新能源汽车领域是今后中国乃至世界经济有效能源体系的根本性发展方向。中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储备和制造能力处于全球前列,应发挥新能源全产业链优势,与其他国家积极开展新能源项目合作。(张送萍)
(责任编辑: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