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未来科学大奖虽已揭晓数日,但关于一位老教授“忧愁”的话题热度却持续升温。这位老教授就是此次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的获得者、现年96岁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教授王振义。得知自己获奖的消息,他一方面为“科学得到重视”而高兴,另一方面又因“为什么这个奖没有给到年轻人”而忧愁。
事实上,以王振义教授在白血病临床治疗上的贡献,他获得“生命科学奖”实至名归。而且,未来科学大奖也并非是论资排辈与年轻人无缘,翻开历年获奖名单就会发现,科研成果始终是能否上榜的硬杠杠。因而,老教授的“忧愁”其实是一种期待,期待科学奖项能更好发挥风向标作用,期待更多年轻人能够站上创新舞台的“C位”。
当前,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毋庸置疑。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变化之时,谋划中国的新发展阶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增强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需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拓展科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
对青年科研人才不是要不要重视,而是必须重视。创新活动是一群有知识、有技能、有科学精神、有科学方法、愿意钻研的这样一批人的活动。这样一批人形成年龄层次合理的人才团队,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才能在科研领域不断突破。
面对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突破的硬核任务,迫切需要年轻科研人员发挥应有作用,保持长久好奇心,激发出无穷毅力和耐心,勇于创新、勤于钻研,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毕竟,科技创新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往往需要科研工作者数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才能有所收获。
值得注意的是,对年轻科研人员创新突破的期待,应当与对科学和科研人员的支持相辅相成。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科学成就的评价体系唯论文发表数量论英雄。不仅如此,“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评价导向的指挥棒,让不少年轻科研人员不得不把时间花在应付考核而不是科研攻关上。
所以,我们必须努力营造“有耐心”的环境。进一步创新、完善选人用人机制,让一批能干肯干会干的年轻科研人才发挥有效整合科研资源作用、获得干事创业的机会;进一步改革职称评定、奖项评选等相关制度,让真正围绕国家需求锐意攻关的科技工作者得到褒奖;进一步为自由探索和充分交流营造空间,为大胆假设、认真实证、勇于创造、敢于质疑提供土壤;进一步加快推进科研院所改革,赋予高校、科研机构更大自主权,给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争取让每一分科研经费的投入都用到刀刃上。
事实上,科技部近日召开的中青年科学家发展座谈会,就旨在研究破解支持中青年科学家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旨在为其松绑赋能,使之保持定力、挖掘潜力、释放活力、增强效力。我们相信,当难点被攻克、堵点被打通,当一颗颗科技创新的“种子”在年轻科研人员的培育下不断“生长”,我们一定能在科技创新的路上愈难愈进、愈险愈进、勇攀高峰。(牛 瑾)
(责任编辑: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