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百合香溢小康路

2020年09月19日 06:53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南郊的袁家湾村,种植百合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全村种植面积3000多亩,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百合生产基地,有“中国百合第一村”之称。9月17日,袁家湾村网上参与阿里巴巴丰收购物节,被授予天猫“正宗原产地”称号。兰州市七里河区联合淘宝天猫首创百合严选标准,进一步提升兰州百合知名度和美誉度。

  很难想象,这个几乎人人都会兰州百合栽培技术的村庄,20年前,曾因销路不畅差点放弃了百合种植。

  近些年,袁家湾村党支部书记高作旺带领村民们组建了集体企业,并尝试在网上开拓销路。高作旺的女儿高艳玲说:“我很佩服我的父亲,他从来没有出过村子生活工作,但观念超前,让村里抓住了电商的机遇。”8年前,高作旺路过甘肃陇南一个盛产核桃的“淘宝村”,第一次接触电商模式——当地有个快递点,一麻袋一麻袋的核桃从这里往外运,还有人来取网购的衣服。这让他有点震惊,一个这么偏僻的村庄,通过网络就能和外面的世界紧密连接。

  “当时我就琢磨,要把我们村的百合也通过淘宝平台卖出去。”高作旺说。没人懂电商怎么办?他就动员在上大学的女儿毕业后回村,父女俩还因此结了“梁子”。“好不容易到了城市,难道又要回村里待一辈子?”架不住父亲的软磨硬泡,高艳玲回了家,成为村里第一个回乡就业的大学生。

  从零做起,淘宝店从几单、几十单,增加到上千单。2018年,村里申请了兰州百合的官方商标授权,开起了兰州百合官方旗舰店,让兰州百合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官网”。鲜百合、干百合、百合醋、百合咖啡……通过兰州百合官方旗舰店,袁家湾村的百合知名度不断提升,衍生产品越来越多,许多在外务工的年轻人也回到村里就业。

  如今,袁家湾村开设有七八家天猫旗舰店,村民们不是自家开淘宝店铺,就是给淘宝店供货。袁家湾村成了甘肃第一批小康村之一,全村1500人在家门口过上了幸福生活,70%的家庭年收入超10万元,家家户户都购置了小汽车。(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琛奇)

(责任编辑:佟明彪)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

百合香溢小康路

2020-09-19 06:53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南郊的袁家湾村,种植百合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全村种植面积3000多亩,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百合生产基地,有“中国百合第一村”之称。9月17日,袁家湾村网上参与阿里巴巴丰收购物节,被授予天猫“正宗原产地”称号。兰州市七里河区联合淘宝天猫首创百合严选标准,进一步提升兰州百合知名度和美誉度。

  很难想象,这个几乎人人都会兰州百合栽培技术的村庄,20年前,曾因销路不畅差点放弃了百合种植。

  近些年,袁家湾村党支部书记高作旺带领村民们组建了集体企业,并尝试在网上开拓销路。高作旺的女儿高艳玲说:“我很佩服我的父亲,他从来没有出过村子生活工作,但观念超前,让村里抓住了电商的机遇。”8年前,高作旺路过甘肃陇南一个盛产核桃的“淘宝村”,第一次接触电商模式——当地有个快递点,一麻袋一麻袋的核桃从这里往外运,还有人来取网购的衣服。这让他有点震惊,一个这么偏僻的村庄,通过网络就能和外面的世界紧密连接。

  “当时我就琢磨,要把我们村的百合也通过淘宝平台卖出去。”高作旺说。没人懂电商怎么办?他就动员在上大学的女儿毕业后回村,父女俩还因此结了“梁子”。“好不容易到了城市,难道又要回村里待一辈子?”架不住父亲的软磨硬泡,高艳玲回了家,成为村里第一个回乡就业的大学生。

  从零做起,淘宝店从几单、几十单,增加到上千单。2018年,村里申请了兰州百合的官方商标授权,开起了兰州百合官方旗舰店,让兰州百合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官网”。鲜百合、干百合、百合醋、百合咖啡……通过兰州百合官方旗舰店,袁家湾村的百合知名度不断提升,衍生产品越来越多,许多在外务工的年轻人也回到村里就业。

  如今,袁家湾村开设有七八家天猫旗舰店,村民们不是自家开淘宝店铺,就是给淘宝店供货。袁家湾村成了甘肃第一批小康村之一,全村1500人在家门口过上了幸福生活,70%的家庭年收入超10万元,家家户户都购置了小汽车。(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琛奇)

(责任编辑:佟明彪)

查看余下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