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进一步提升宏观政策协调性

2020年07月28日 07:13   来源:经济参考报   □王静文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积极反弹向好,宏观政策无疑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央连续召开会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2月下旬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将财政政策基调由此前的“大力提质增效”调整为“更加积极有为”,货币政策基调由此前的“灵活适度”调整为“更加灵活适度”,4月中旬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更是首次提出“六保”目标,直面挑战的同时力争守住底线。

  货币政策方面,央行三次降准,新增再贷款再贴现额度1.8万亿元,向市场投放充裕流动性,支持企业和金融市场平稳运行。此外,央行还创设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与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以期资金直达企业主体。财政政策方面,中央提出增加财政赤字规模,发行抗疫特别国债,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并前置发行,继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等。虽然具体指标直到5月下旬的全国两会上才最终揭晓,但财政政策此前已经开始集中发力,带动基建投资企稳反弹。除此之外,今年我国并未设置具体的增长目标,而是引导各方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工作。中央从8个方面出台了90余项措施,全力推进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最终为经济持续反弹、就业基本稳定创造了良好环境。

  展望下半年,我国经济有望继续呈现恢复性增长势头,但也要看到,国际环境不确定性仍在增加,形势依然严峻,国内经济面临的困难挑战特别是就业压力仍十分突出。因此,需要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的同时着力提升政策协调性,使各项政策能够形成合力,顺利完成“六稳”“六保”目标。

  要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今年以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非常顺畅,特别是两个直达性的创新工具,由央行和财政部共同设立的特殊目的实体(SPV)完成,守住了货币政策的边界。下一步,考虑到特别国债需要在7月底前发行完毕,地方政府专项债需要在9月底前发行完毕,货币政策还需及时释放流动性予以配合,以避免资金面大起大落。

  要加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今年上半年,在充裕流动性推动下,房地产市场率先消化疫情影响,居民部门杠杆率持续攀升,一些城市出现楼市过热迹象。同时,影子银行死灰复燃、资金空转套利现象也有反弹。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加强宏观审慎管理,规范跨市场资金往来和业务合作,避免企业居民部门杠杆率的过快上升和资产泡沫,以确保金融资源真正流向实体经济中最需要的领域和环节。

  要加强财政政策和监管政策的协调。7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限额中安排一定额度,允许地方政府依法依规通过认购可转换债券等方式,探索合理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的新途径。这一措施在补充中小银行资本、完善治理结构进而支持中小企业方面有望产生积极效果,但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敲定,如地方政府专项债如何实现对银行可转债的认购,认购可转债的覆盖范围是否会扩展到非上市银行等,这些都需要监管层给出具体安排。

  总的来看,面临不确定因素,下半年仍需政策发挥对冲效应,护航经济反弹。除了要增强宏观政策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之外,还需进一步提升政策的协调性,使政策效果充分发挥,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责任编辑:佟明彪)

精彩图片

进一步提升宏观政策协调性

2020-07-28 07:13 来源:经济参考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