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嘉善:小城大蝶变
地处浙江和上海边界的嘉兴市嘉善县,是浙江接轨上海的桥头堡。这个40年前的农业大县,凭借“先行一步”的改革魄力,不断更新接轨理念,不断拓宽接轨领域,破解县域发展难题,探索形成了县域科学发展的“嘉善样本”。
嘉善40年来的发展轨迹,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进程的缩影,更是浙江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创新驱动,借梯登高
在西塘镇嘉善电子信息产业园,富通集团(嘉善)光通信智能制造研发中心已投入运行。该中心是富通集团在全国最大的光通信产业和技术研发基地。富通嘉善光通信全产业链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特大型光通信工厂。
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经过几十年高强度发展,嘉善产业层次不高、资源要素短缺等“短板”逐渐成为发展瓶颈,转型升级的阵痛如影随形。如何发挥县域经济的先发优势,在转型升级上继续走在前列?向创新要动力,成为嘉善人的不二选择。
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引进优质企业和高端人才,借梯登高,增强创新内生动力。嘉善通过“亩均论英雄”、腾笼换鸟、零土地招商等手段,加快集聚信息电子、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在大云镇中德生态产业园内,当地利用一家门窗企业腾退出的5千多平方米厂房,引进了一家专业生产新能源汽车电缆的企业,预计达产后亩均产值超过800万元。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地生根,从根本上消除了发展动力衰退的危机,嘉善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从孵化到产业化创新的完整链条、差异化发展的科创平台矩阵、人才和技术等资源要素的激励渠道已然形成——去年,嘉善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建示范县、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嘉善通信电子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列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建名单。用第一批入驻中国归谷嘉善科技园的“海归”专家章利球的话来说,“嘉善正在成为一个创新高地”。
向创新要动力,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去年,嘉善县出台了当地史上含金量最高的“科技新政15条”“人才新政32条”,释放重大政策利好,让创业创新跑出“加速度”。在中国归谷嘉善科技园,已集聚了140余家高科技企业,培育出28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51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力通科技公司将智慧解决方案“卖”到了全国各地,订单意向纷至沓来。“去年我们销售额超过4000万元。今年预计销售额将会突破亿元。”力通科技公司副总经理宋志成底气很足。
开放发展,借船出海
最近,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荷兰驻沪总领事万鹤庭以及荷兰坎贝拉市市长皮特·奥斯卡姆率队的考察团。荷兰客人一行参加了中荷(嘉善)产业合作园二期启动揭幕仪式暨欧美智能制造产业项目奠基。
在中荷(嘉善)产业合作园里,目前已累计引进欧美项目13个,总投资超13.3亿美元。其中不乏喜力啤酒等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
一个全域面积只有50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仅38万的浙北小县,哪来这么大的吸引力?“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借船出海天更阔。”当地干部一语道出“秘诀”。
自2005年起,嘉善每年制定《接轨上海行动计划》;“十二五”规划中,融入上海被列为嘉善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战略;“十三五”规划又提出了“一城四地”的发展方向,其中的“一城”就是要打造创业创新的临沪新城,努力建设全面融入大上海都市经济圈的开放之城。
主动接轨上海,不仅是产业融合,更是基础设施对接、产业配套协作、项目资金引进、技术人才吸引、民生共享和机制创新等领域的全面接轨。
2016年3月,嘉善和上海金山区“牵手”,共同推进产业经济、社会治理、生态环境、交通网络、旅游资源等5个方面的一体化发展,为长三角地区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沪浙毗邻地区合作发展模式。
如今,一体化发展正渗透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同城效应延伸到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嘉善到上海,坐高铁只需23分钟,下了高铁,嘉善市民刷市民卡就能乘坐上海的地铁;嘉善市民可在上海各大医院实现刷卡结算,也能在嘉善本地医院预约上海的医生。
从过去的全面播种、次第花开,到全面发力、纵深推进,再到如今全方位、多领域的无缝对接……嘉善与上海两地形成了独特的“13579现象”:10%的嘉善人到上海工作、学习、生活,30%以上工业品成为上海企业配套所需或通过上海进入其他地区,50%的农产品销往上海市场,70%的游客来自上海,90%的外资和港澳台资及县外内资是受上海辐射影响进入嘉善,初步构建了“嘉善—上海”半小时经济圈、工作圈、生活圈。
从“大树底下不长草”的担忧到“借船出海”的开放,嘉善人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上海是国际大都市和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嘉善区位优势明显,主动接轨上海,就是接轨机遇、接轨发展、接轨国际化和现代化。”嘉善县委主要负责人如是说。
城乡融合,借势而上
初冬时节,走进天凝镇洪溪村,一路绿枝繁盛,鲜花环绕,环境宜人。66岁的村民顾禹玉对家乡的变化如数家珍:村里的小作坊关停了,昔日的“脏臭河”变清了,村民的钱袋子变鼓了,歌声、笑声多了……
在村党总支书记陈俐勤的带领下,洪溪村创立了重大村务公决制,变“为民作主”为“由民作主”,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从不足10万元,发展到现在的400多万元,组建起“辣妈宝贝”文艺队,组织村民开展各项文体活动,昔日的“上访村”变成了经济富裕、精神富有的“小康和谐村”。
洪溪村正是嘉善深入践行协调发展理念,全力建设城乡统筹先行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嘉善打破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城乡统筹先行区的建设中,推动中心城区、小城镇、新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探索出一条以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三个一体化”为内容的城乡发展新路,成为浙江乃至全国城乡融合发展的生动样本。数据显示:2017年,嘉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5.4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2万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例仅1.69∶1。
推进城乡统筹离不开产业支撑。近年来,嘉善大云镇通过“旅游+”,整合了巧克力、温泉、水乡、花海、农庄等元素,创建了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镇。2017年,小镇里的歌斐颂巧克力工厂接待了90多万名游客,巧克力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成功走出了一条巧克力特色旅游之路。
如今,小镇的“甜蜜产业链”还在延伸。碧云花海——十里水乡、云澜湾温泉景区、歌斐颂巧克力小镇3个项目均完成国家4A级景区创建,总投资52亿元的梦东方·梦幻嘉善、拳王·水街、啤酒庄园、童话王国等一系列优质项目陆续落地……
特色小镇不仅让嘉善县域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也让转型红利惠及百姓。去年,24岁的缪家村村民徐振宇辞去外地工作,成为巧克力工厂的甜品师。大云镇负责人说,目前全镇有1000多人在特色小镇就业,小镇拆迁户进行自主创业的已超百家,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幸福新家园已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