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童书市场调查:原创书成绩不俗 引进书版权之争仍存

2018年01月12日 07: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上官云

  童书市场调查:原创书成绩不俗 引进书版权之争仍存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月12日电(记者 上官云) 日前,《2017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公布,显示2017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总规模为803.2亿元,延续了近年来的增长势头。其中,少儿市场依然是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11日,记者就童书市场相关问题走访了2018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数家出版社展位,并采访读者及业内人士,发现原创童书成绩不俗,科普类童书比较受欢迎。但背后,引进类童书仍存在“抢版权”的隐忧;“如何选书”还是家长面临的“老大难”问题。

  2017年国内少儿图书市场:原创童书表现抢眼

  同样是《2017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的数据显示,2017年,少儿图书占到图书零售市场的码洋比重达到24.64%。2017年图书零售市场的增长有三分之一以上都是来自于少儿类图书。

  不过,此前一直有声音认为,国内童书原创动力有些不足,部分出版社引进类童书占比较大。蒲公英童书馆的一名工作人员也曾透露:“我们出版的书,30%是原创,70%是引进。”

  但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蒋艳平表示,上述说法不是很准确,其实分析《2017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中涉及少儿图书市场的部分,尤其从这几年的数据来看,国内少儿图书市场一直是原创类作品占据主要比例,“把童书分为儿童文学、图画书等几类,儿童文学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而它基本上都是国内作家原创”。

  前不久公布的当当童书原创报告亦显示,当当童书2017年实现60%的高速增长,累计售出童书4.1亿册,其中原创作品占1/3,原创力量显现出强劲势头,包括儿童文学、图画书、科普百科在内的三大支柱品类都保持飞速发展。

  “2017年国内原创童书确实成绩不错。”2018年开年,天天出版社即一口气推出了儿童文学六部名家新作,包括张之路的《金雨滴》、曹文轩的《萤王》等,天天出版社社长张弋辉亦表示,相关部门一直号召少儿出版社要持续在国内儿童文学原创作品加大开发力度,加上其他一些利好政策,未来“国内原创童书作品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引进童书版权之争仍存 出版社需练“定力”

  童书市场火爆带来了各种红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引进类童书“抢版权”的“战争”。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好版权往往意味着好的销量,引进童书尤其是图画书,又比原创相对省力一些,所以出现价格战不足为奇”。

  “引进类童书版权价格在上涨,市场越好,竞争其实就越激烈。”阳光秀美童书馆编辑聂青分析,版权问题其实一直存在。至于版权价格问题,不同出版社、版权方,不同种类的书都会导致其不一样,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面对上述问题,聂青表示,好的版权谁都想要,但要结合出版社自身出版方向,不能盲目争取,剩下的就是凭实力和诚意打动版权方了,“童书市场火爆,大家肯定都想参与,但是市场和读者会检验出真正的好书”。

  此前,蒲公英童书馆总编辑颜小鹂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童书出版最终还是要注重内容,做好一本是一本,而不是天天“抢新书”,人力跟不上的话,书的品质就会受损,“出版社,还是得练点定力”。

  劣质书仍是童书市场隐患?

  除了引进童书的“版权战”,一些不法商家制造的劣质、盗版图书也是童书市场的一个隐患。据当当透露,当当童书在选品环节为了摒弃低端市场,2017年有近10亿码洋的伪劣童书被淘汰掉。

  而一些畅销的童书,几乎沦为图书盗版“重灾区”,以至于2017年7月,蒲公英童书馆、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与北京阅读季等机构携手向读者倡导并发出抵制盗版的倡议:尊重知识产权,坚持原创。

  “劣质童书坑了正规出版社,也坑了作家和小读者们。”出版社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现在这些“坏书”的隐患还是存在,国家相关部门也一直在努力打击盗版图书,“除了相关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外,读者在买书的时候,发现侵权盗版行为也可以及时举报。长此以往,劣质童书无处遁形”。

    选书难成家长困惑?专家支招:从儿童视角出发

  市场利好促进了更多童书出版,但家长们却犯了难。前不久公布的《中国十城市儿童早期阅读状况调查》显示,在10个城市受访者家庭中,睡前亲子共读的比例不太理想。除了没有足够的时间与孩子共读以外,如何选书和如何共读是家长最大的困惑。一位3岁孩子的妈妈说,经常不知道该给孩子买啥书合适,“有时候甚至分不清是不是盗版”。

  给孩子选择合适的童书,其实关键还是要看小读者的兴趣点在哪里。阅读推广人袁晓峰认为,在内容方面,家长选书要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选书时要从儿童视角出发,而不是一味站在大人立场上,总想着要去教育孩子。要相信故事的力量”。

  《父母必读》杂志主编恽梅也表示,家长在给孩子选书的时候要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除了在购买童书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纸张、印刷质量问题,还要注意书的内容。此外,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一个人的核心素养,“给孩子读的书要能够对培养这些能力有所帮助,有助于发挥孩子的爱好和特长,这样才能使得孩子从小真正热爱阅读,培养起自主阅读的习惯与兴趣”。

(责任编辑:殷俊红)

鍒嗕韩鍒帮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