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七届“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在兰州交通大学的会场里响起阵阵掌声,五位铁路人的奋斗故事,如同五束耀眼的光,照亮了钢轨延伸的方向,更点燃了在场师生心中的奋斗激情。从大秦重载一线的通信工到祁连山区的高铁供电工长,从货运场站的值班员到偏远小站的站长,他们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的不凡篇章,不仅是中国铁路发展的生动注脚,更承载着新时代劳动者“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甘于奉献、追求卓越” 的精神密码。
“最美”的底色,是扎根一线的坚守与担当。三十余载坚守大秦重载线的丁巧仁,用“检修零故障、换装零失误、检测零误差”的非凡业绩,诠释了“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职业信仰;在包兰线小红山车站坚守35个春秋的王永忠,安全接送列车数万趟,把青春与热血都奉献给了偏远小站的寂静与责任。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默默付出——是寒冬里顶着风雪巡检设备,是酷暑中迎着烈日检修线路,是节假日放弃与家人团聚坚守岗位。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如他们这般“择一事、终一生”的坚守者,才能在广袤大地上安全驰骋,才能保障人流、物流的畅通无阻。他们的坚守,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责任,是刻在骨子里的担当。
“最美”的内核,是精益求精的匠心与追求。二十年扎根货运一线的王婷婷,带领班组多次打破车站单日装车记录,用创新与实干为货运效率提升注入动力;“桥隧医生”马万里三十年来用双脚丈量数千个涵洞桥隧,在细微处排查安全隐患,让每一座桥梁、每一条隧道都始终保持“健康状态”;坚守祁连山区的陈永红,记录两万多字的设备“体检单”,全力守护兰新高铁供电安全。这些事迹背后,是“工匠精神”的生动实践 ——是对工作的极致追求,是对细节的严苛把控,是对技术的不断精进。在铁路建设与运营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关乎安全与效率,每一个数据都影响着运输的质量与效益。他们用“吹毛求疵”的态度对待工作,用 “日复一日”的打磨提升技能,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让“匠心”在钢轨上闪光,也为中国铁路的高质量发展筑牢了根基。
“最美铁路人”的事迹,不仅是铁路行业的精神标杆,更是激励青年一代成长的宝贵教材。在兰州交通大学的报告会上,近400名师生聆听着这些奋斗故事,感受到的不仅是铁路人的不易与伟大,更汲取着“不忘初心、忠于职守”的精神力量。对于即将投身铁路行业乃至各行各业的青年学子而言,“最美铁路人”就是鲜活的榜样——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了不凡;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宣言,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这些故事告诉青年们:奋斗不分岗位,平凡亦可伟大;只要心怀热爱、脚踏实地,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就能在属于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更深远地看,“最美铁路人”所传递的精神,是新时代中国劳动者精神的缩影。从铁路行业到其他领域,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科技创新前沿,正是因为有了无数秉持“务实肯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追求卓越”品质的劳动者,中国才能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才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顶住压力、突破困境。他们的精神,如同钢轨上的火炬,不仅照亮了铁路发展的征程,更照亮了整个社会的奋斗之路,激励着更多人在各自岗位上勇担使命、建功立业。
如今,中国铁路正朝着更高速度、更优服务、更智能化的方向迈进,从“四纵四横”到“八纵八横”,从普速铁路到高速铁路,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劳动者的付出与奉献。“最美铁路人”的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不仅是对优秀铁路人的表彰,更是对劳动精神、奋斗精神的传承与弘扬。相信在这些精神火炬的指引下,会有更多人以“最美铁路人”为榜样,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为中国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奋斗力量”。(何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