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4月,全国铁路累计开行旅游列车367列,同比增长23%,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铁路在旅游出行领域的蓬勃发展态势,更深刻反映出旅游市场的新活力与新趋势。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需求日益多元化。旅游不再仅仅是走马观花式的打卡,而是追求深度体验、特色行程。铁路部门敏锐捕捉到这一市场变化,紧密对接旅游观光、生态康养、红色研学等多元需求,精心设计旅行线路。“熊猫专列” 以其独特的熊猫主题元素,为游客带来沉浸式的四川文化体验;“伊春号” 串联起伊春的森林美景,让游客尽情享受生态康养之旅;“大河之南号”“齐鲁一号” 等则带领游客领略中原大地与齐鲁文化的深厚底蕴。这些特色旅游列车宛如流动的风景线,将一个个散落的景点串联成璀璨的旅游链条,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出行选择,满足了不同群体对旅游的个性化追求。
旅游列车的提质升级,离不开铁路部门在服务上的用心。适老化旅游列车的研发投用,便是一大亮点。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旅游市场逐渐壮大。铁路部门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出行需求,在列车设施上进行优化,如配备更舒适的座椅、更便捷的无障碍设施、更贴心的医疗服务等,让老年游客能够安心出行。与此同时,铁路部门积极与沿线酒店、景区联动,拓展消费新场景。游客一下火车,便能无缝衔接享受到周边的优质旅游资源与服务,这种 “一站式” 的旅游服务模式,极大地提升了游客的旅行体验,也为旅游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旅游列车的增长,对于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言而喻。从国内来看,旅游列车所到之处,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产业的繁荣。大量游客的涌入,为景区周边的商家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以一些热门旅游景区为例,旅游旺季时,当地民宿一房难求,特色餐馆生意火爆,特色手工艺品店销售额大幅增长。这些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乡村振兴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国际层面看,跨境旅客运输的增长意义重大。广深港高铁、中老铁路等跨境线路的开通与持续发展,不仅方便了跨境人员往来,更为经贸交流搭建了便捷通道。大量的商务人士、游客通过这些线路穿梭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促进了国际贸易、文化交流等领域的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力量。
铁路部门还在不断优化铁路12306功能,积极适应国家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为外籍旅客出行提供便利。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提升了铁路服务的国际化水平,也吸引了更多外籍游客选择铁路出行,感受中国的大好河山与文化魅力。
展望未来,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进一步释放,铁路部门应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持续创新旅游列车产品,提升服务质量。一方面,深入挖掘各地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更多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线路;另一方面,利用科技手段,进一步优化运营管理与服务流程,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个性化的旅行体验。相信在铁路部门的努力下,旅游列车将继续成为推动旅游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让更多人能够坐着火车看中国,领略祖国的壮美山河与多元文化。(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