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建造改善民生 探索“好房子”建设新路径

2025-11-28 14:03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李冬阳)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模块化建造改善民生 探索“好房子”建设新路径

2025年11月28日 14:03   来源:中国经济网   

11月27日,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委员会、首都会展(集团)有限公司、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施工技术(中英文)》杂志社等单位共同承办的“模块化建造技术交流与现场观摩活动”在北京成功举行。

作为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专题的常态化会议活动,聚焦“模块化建造改善民生,助力‘好房子’建设”这一主题,汇聚行业领导、权威专家与企业一线代表,通过专题报告、深度沙龙、实地观摩三维联动,搭建起政策解读、技术分享、资源对接的高端平台,为模块化建造技术规模化应用、“好房子”建设落地见效、城市更新高质量推进凝聚起强大合力。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二级巡视员石向东在致辞中指出,模块化建造技术是实现建筑业绿色化、智能化、工业化转型的重要技术路径,也是推动城市更新、建设“好房子”的有效抓手;模块化建造不仅实现了“快建快投”,更以“低扰施工”显著降低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十五五”期间,北京市将持续发力,在政策扶持、标准支撑、产品认证、质量监管、试点示范、人才保障、宣传推广等方面拿出具体举措,助力建筑业高质量转型发展与民生提升。

首都会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毅红在致辞中强调,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专题展已连续六年亮相服贸会,连年取得丰硕成果,汇聚大批行业龙头企业,推动多项成果落地与产业合作。本次活动聚焦模块化建造技术的特点与应用,通过专题研讨与现场观摩相结合的形式,集中展示前沿技术成果,促进行业交流互鉴,共同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中国建筑国际集团科技管理部总经理关军在致辞中表示,模块化建造以其高品质、高效率、低消耗的显著优势,正成为建筑行业绿色转型与民生改善的重要路径。中国建筑国际集团作为本次活动承办方之一,持续探索模块化技术在保障房、学校等民生项目中的实践,致力于以“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产业愿景,为社会提供更多绿色、健康、舒适的好房子。

在主题报告环节,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邵韦平,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赵钿,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琼等行业权威专家,分别围绕“双碳背景下既有住宅更新技术”“‘好房子’创新设计路径”“模块化建筑与城市更新融合发展” 作专题发言,从技术趋势、设计理念与实践案例多维度解析模块化建筑的当前进展与未来潜力。

沙龙交流环节,与会专家围绕政策标准、技术智造、场景破局与规模推广四大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模块化建筑已从“技术选项”发展为“战略路径”,需加强政策协同、技术融合与产业链协作,推动其从示范走向规模化应用。

沙龙结束后,参会代表集体前往三里河一区28号楼危旧楼改建项目现场观摩。该项目作为西城区重点民生工程,是中建海龙继桦皮厂胡同8号楼改造项目之后,又一采用混凝土模块化建造体系施工的首都核心区危旧楼改造“原拆原建”项目,共使用156个预制模块,并深度融合BIM、MES、智慧工地等数字平台,是实现“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协同”的生动实践,也为全国城市更新与模块化技术推广提供了样本参考。

本次活动凝聚了行业共识、分享了实践经验、更搭建了合作桥梁,将持续推动模块化建造技术创新突破,助力“好房子”建设落地生根,为城市更新高质量推进、建筑业绿色低碳转型、民生福祉持续提升注入新动能,为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贡献“北京智慧”与“行业力量”。(中国经济网记者 黄春棉)

(责任编辑:李冬阳)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