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影视:
黄金效应,黄金机遇
随着广播影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已成为广播影视覆盖大国、制作大国、增长大国
2009年国庆黄金周短短7天时间,以主流电影为主体的中国电影票房创下2.2亿元的佳绩。这个数字,是2002年全年国产电影票房的总和,也是新中国历史上国庆献礼档票房成绩的最高纪录。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影片对中国电影的推动,已经远远超越了献礼本身。“黄金周”的“黄金效应”,为电影产业带来“黄金机遇”,让人们听到了中国电影“黄金时代”的空谷足音。2009年,我国电影票房攀升到创纪录的60亿元,比前一年增加17.85亿元。
全面深化电影产业改革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电影是经营性文化产业,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改革起步早、力度大、成效明显,特别是在当前复杂经济形势中,电影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成为国际国内文化经济的一大亮点。”国家广电总局局长王太华说。
2009年12月28日,中国网络电视台正式开通;12月29日,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成为中央电视台属、台管、台控的独资公司;2010年年初,业已完成改制的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出版社和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也将举行揭牌仪式。随着一批“国字号”企业的成立和壮大,广播影视系统的文化体制改革正加速推进。
我国已成为广播影视覆盖大国——全国共有广播电台257座、广播电视台2069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5.96%和96.95%。
我国已成为广播影视制作大国——开办广播节目2436套、电视节目3199套、数字付费频道179套;全国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机构3343家、持有电视剧长期制作许可证的机构132家、电影制作机构200多家;我国的电视剧生产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年生产电影故事片406部,是世界上第三大电影大国。
我国已成为广播影视增长大国——到2008年底,全国广播电视总收入1583亿元。电影也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2008年全年电影综合效益达84.33亿元,其中国内电影票房超过43亿元。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体制机制的变革为中国文化产业带来了巨变与腾飞,改革已经进入全面提速的新阶段: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迈出重要步伐,文化企业资源整合和跨地区跨行业发展取得新突破,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不断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刚刚过去的一年中,稳健、蓬勃的“中国模式”令世界惊叹。进入新的一年,加速崛起的中国,正沿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重并进的“路线图”,绘就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崭新画面。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王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