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件中外金属艺术品“讲故事”

2015年11月16日 09:57    来源: 北京日报     陈涛

  原标题:500件中外金属艺术品“讲故事”

  

  

  

  若问哪种材质最具冷峻美感,那一定是金属;若问哪种艺术最具实践意义,那也非金属艺术莫属。“聚变·融合”2015北京国际当代金属艺术暨首饰设计展,日前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面向公众开放。展览共展出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位艺术家的500件(套)金属艺术精品。在美国设计师蒂莫西·迈克尔看来,它们如同一部部承载着历史的故事书。

  作为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品牌双年展,北京国际当代金属艺术展已连续举办过两届,而今年重在展现跨界创作与不同文化的交融为金属艺术带来的新可能。来自中国、德国、意大利、英国、瑞典、爱沙尼亚、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的顶级设计师,都带来了原创经典作品。对于金属艺术,德国当代首饰艺术家安雅·艾希勒是这样理解的:“无论是作品的实用性还是审美性,金属艺术都会被人们打上文化身份的烙印。”在她看来,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应保持原有文化属性,尊重文化差异,又借鉴异域文化,“比如,我们通过再发现和再使用古老的技术和设计,将其运用于当今世界。”

  相比于安雅对金属艺术的抽象描述,美国设计师蒂莫西·迈克尔的看法要感性得多:“金属艺术品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故事书。当你快速翻阅它时,会恍如置身蒙太奇或慢镜头中,身边的一切都那么放松、释然,你尽可以透过它的表面探寻自己的内心。”据他考证,首饰开始于人类尚处于小群游牧的起步阶段,即石器时代穴居人类就已学会制作金属艺术品或首饰,“这一发现让我们改变了对先祖智力和文化认知的概念。”

  对此观点,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助理教授劳伦·安·卡尔曼也很认同,“首饰总是与历史相连接的。当我触及到这些首饰时,总让我与当下时间、地点、人物相连。这个过程如魔幻般神秘,超越了我们目前的体验。”他举例说,展场里一件名为《生命之树》的作品,其实就牵连着创作者的一段人生历程,“只不过是以极其抽象的符号在讲故事。”

  本次展览由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和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主办,将持续至本月21日。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