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传匠心铸国魂--马可波罗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行动走进敦煌莫高窟暨石窟寺保护性窟檐专题学术交流活动在敦煌召开。此次活动不仅聚焦于敦煌莫高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更着重强调了石窟寺保护性窟檐的重要性及其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关键作用。
在这次学术活动上,来自高校、世界文化遗产地、石窟寺管理单位、科研机构、文物保护科研基地等单位的50余位石窟寺保护领域和古建筑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石窟寺保护性窟檐建设研究”进行了主旨发言和讨论。与会专家学者经过充分的讨论,在石窟寺保护性窟檐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三个方面达成五大共识,全文如下:
石窟寺保护性窟檐建设的敦煌共识(又称:敦煌共识)
2024年6月27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敦煌研究院共同主办,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罗哲文基金管理委员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石窟和土遗址保护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石窟寺保护性窟檐专题学术交流活动”在敦煌莫高窟召开。来自高校、世界文化遗产地、石窟寺管理单位、科研机构、文物保护科研基地等单位的50余位石窟寺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学术交流活动。
石窟寺文物在我国文化遗产中占有着重要地位,本体的脆弱性、病害的复杂性以及保护技术的局限性,决定了石窟寺预防性保护的重要性。石窟寺保护须严格执行“最小干预的原则”,避免过度干预,确保保护工作的安全性。我国七十多年的保护实践证明,日常维护、改善保存环境是最为有效的保护措施,其中石窟寺保护性窟檐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性越来越得到重视。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窟檐是石窟寺的有效保护性设施,对石窟寺文物起到了积极的保护作用,也是贯彻落实文物工作方针和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的具体实践。在目前石窟寺文物本体保护技术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亟需明确和规范石窟寺保护性窟檐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设计原则、实践探索等,加强前期研究,编制石窟寺保护性窟檐建设的指导性文件,科学开展石窟寺保护性窟檐建设工作。在深入交流和研讨的基础上,就石窟寺保护性窟檐建设研究形成以下共识:
1、窟檐在石窟寺保护中具有积极作用。
窟檐是防止降水和阳光直射引发石窟寺破坏的有效手段,已在实践中得到了证明。
2、窟檐建设是石窟寺预防性保护的有效措施。
保护性窟檐的建设可有效改善石窟的保存环境,符合文物预防性保护的理念。
3、窟檐建设应进行充分的考古研究。 窟檐建设要注重查找史料和相关考古研究成果,为窟檐式保护设施建设提供设计依据。
4、窟檐建设不可对文物产生负面影响。
窟檐建设要充分考虑石窟岩体的承载能力,避免保护性窟檐建设影响到文物本体的安全。
窟檐式保护设施的形式、结构、材料要根据需求合理制定,具有较好的观瞻效果,体现石窟寺的特征,且与石窟及其环境相协调。
5、建议组建石窟寺窟檐式保护的专业社会学术研究组织。
邀请多学科的专业人员成立石窟寺窟檐研究方面的专业委员会,对窟檐式保护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共享石窟寺保护性窟檐建设的经验,培养石窟寺保护性窟檐建设专业人才,为石窟寺窟檐式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