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应“喜新”不“厌旧”
刚出版的《新华字典》里收录了大量网络“潮语”,却将一些常用词弃用,引起众多争议。本报记者采访专家后呼吁——
王向峰教授建议《新华字典》应出两种版本,一是日常使用版,二是收藏版
7月24日上午,女作家池莉在香港书展做了一场关于语言的讲座,话题涉及对当下网络潮语、广告词对汉语糟蹋的看法。对于刚出版的《新华字典》里收进很多“潮语”(新潮语)的做法,她表示不认可,“这么急躁地将还未进行足够时间检验锤炼的语言收进去,是很不应该的。”
7月10日,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熟悉的《新华字典》开始“变脸”,而且变得很新潮。在最新的第11版《新华字典》中,许多热门网络词汇“房奴”、“晒工资”、“秀场”、“学历门”等都收入其中。同时,这本《新华字典》还增加了近三分之一的容量,其修订幅度之大为历年罕见。这一变化引起了许多读者的热议——《新华字典》该不该为博人眼球而追求“时髦”?该不该增加大量的网络词汇?记者对专家学者和《新华字典》使用者进行了采访。
按“潮语”特点,“给力”应入选《新华字典》
已有58年历史的《新华字典》推出的最新版共收单字1.3万多个,以字统词,收带注释的词语3300多个,在上一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近三分之一的容量,这也充分说明新版《新华字典》与时俱进。但记者在翻看新版《新华字典》后发现,并不是所有最时髦的词汇、最新鲜的网络语言都能进入这本字典。如“神马”(什么)、“童鞋”(同学)等。
在沈阳一中学工作的邵老师表示:一些在网络上广泛使用,但确有语法错误并有别字之嫌的词汇没能进入新版《新华字典》,这是很正确的。因为这不是规范的用词。词汇应该保持与时俱进,但也不是没有规则可言。比如对“雉”字的解释,1971年版“雉”的解释是“野鸡”,其后又说“肉可以吃,羽毛可以做装饰品”,到2008年版,删去了后一句话。不过,目前国家一些主流媒介都在使用的“给力”等新词,这次却被《新华字典》放弃了,有些实令人不解。
“相声”“摩托”“煤油”被剔除未必正确
《新华字典》在诞生了半个多世纪的过程中,如何甄别流行词汇中的精华与糟粕,确实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如在第11版《新华字典》中把部分使用频率较低的词汇,如“马达”、“相声”、“摩托”、“煤油”、“秘书”、“合作社”等都剔除了出去,这未必就是正确的做法。
7月27日,记者专门请教了著名学者辽宁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王向峰教授,他说:“对于生活中出现的,听起来很新鲜的词汇,有的有价值,有的没有价值。而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了,有价值的词汇就应该承认。任何一个时代都会产生新的词汇,我认为,凡进入了语言的使用当中,字典就应给予收入。有些骂人的话,如在明清小说中出现过的,这些词汇虽然没有正面意义,但如果字典中不收入,以后上哪儿去找?”
《新华字典》不能割断与历史的联系,但也不能放弃新词的收录,对此,王向峰教授说:“词汇,应该是大家都懂的,大众广泛使用能起到交流作用的,这样的词汇《新华字典》收入进去总是可以的。那些小众的,只有小圈子里的人才明白的词汇,可以少收或不收。总之,要以公众的使用率为标准。”
王向峰教授呼吁:“不在于字典收了什么词汇,而在于媒体正在不加控制地大量使用网络词汇,这是不应该的。报纸,不能什么网络语言都往上用。我认为,媒体在使用网络语言时一定要慎重。”
如果《新华字典》出两种版本,一是日常使用版;二是收藏版,将所有收录过的词汇全部予以保留。这样就可以做到“喜新”不“厌旧”,岂不两全其美?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张晓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