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文化重建 "文化之树"在生长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灾后文化重建 "文化之树"在生长

2010年12月03日 10:38   来源:四川日报   

    “资金一到位,一期4300亩的开发就立即展开!”9月29日上午,广汉三星堆项目筹备组负责人郑辉一遍又一遍扫视着面前《三星堆文化产业园规划》,着实兴奋。作为四川省灾后重建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近日获得中国进出口银行重金“浇注”,得到上亿元的贷款。

    不只是三星堆,多种资本、多方力量的注入,正推动四川省灾后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与此同时,四川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进入有序发展的轨道。两年多来,文化重建将给四川留下什么?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深入灾区走访。所到之处,深切地感受到灾区人民对文化重建、文化生活的企盼,感受到四川文化与援建方地域文化的融合……因地震而“倾斜”的“文化之树”,正逐渐枝繁叶茂,一天天用力生长。

    项目领头

    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

    【镜头】9月28日,广元城外5公里处的千佛崖上,大型工程车来往穿梭,巨大的轰鸣声似乎要将数千尊石刻造像唤醒。距今已经有1500多年历史的千佛崖,即将以崭新的面貌亮相。

    千佛崖是四川省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然而,由于靠近108国道,多年来,噪声、灰尘、震动以及自然的因素,不仅影响文物保护,同时阻碍着文物发挥应有的价值。在灾后重建刚开始时,广元市就决定将千佛崖景区建设纳入灾后重建总体规划,投资近4亿元,将千佛崖景区打造成以石刻造像景观为核心,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园区。

    借助被纳入国家灾后重建“总盘子”的契机,四川文化产业蓄势冲高。放眼全省,这样大手笔的文化产业项目比比皆是:在全省灾后重建实施的62个文化产业项目中,上亿元的文化产业园项目超半数,包括三星堆文化产业园、江油李白文化产业园等。以项目为引擎的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已在四川遍地开花。截至目前,全省共有54个文化产业项目开工,占项目总数的87.1%,完成投资7.5亿。

    在灾后文化产业重建中,除了用好国家扶持资金外,更多的文化产业项目依靠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目前,绵竹市共有年画生产企业40多家,从业人员2000多人,年产值近2000万元。这样的效果与对口支援绵竹的苏州分不开。

    记者看到,灾后重建在保留四川当地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的前提下,对口文化援建无不融入了援建省市的地域文化元素,东北、京味、海派……

    “用好援建力量,形成文化产业重建的合力,已在灾后文化重建中形成共识。”省文化厅产业处处长强金武认为,四川灾区也通过援建平台,学习到援建方在文化旅游上的发掘、包装,加快自身的发展。

    公共文化设施提升

    硬件跨越20年

    【镜头】7月15日,都江堰市文化馆馆长弋红兵永远难忘。这一天,在地震中损毁的都江堰市文化馆通过重建竣工验收。

    都江堰市文化馆新馆位于都江堰“壹街区”对口援建项目区内。这座占地面积9.5亩、设施齐备的新馆在建成后,成为西南地区一流的群众文化设施,此项目还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艺术培训基地、民俗博物馆资料抢救搜集整合配置、统筹建设,“从硬件上保障了我们的文化基础设施水平,一下就前进了20年!”弋红兵欣喜地说。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极重灾区的公共文化阵地建设和设施设备遭到了严重毁损。“今后怎么办,怎么走?”弋红兵一度曾很茫然。

    很快,一系列灾后重建的有力措施开始在全省展开。四川省的灾后文化重建,着力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着眼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打造文化新地标,培育全新文化业态。

    截至2010年9月,全省共有1014个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重建项目开工,占项目总数的93.5%,完工项目812个,占项目总数的75%;共245个文物抢救保护工程项目开工,占项目总数的94.59%。

    9月21日,在茂县“新羌城”的建设指挥部,茂县县委书记尼玛木对“新羌城”的规划如数家珍:总投资4亿元、占地面积2000余亩的“羌城”文化群落,将按照“保护+传承+发展”的基本建设思路,由中国羌族博物馆、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两大主体建筑及演艺中心、民居等多个部分组成,以羌族传统建筑美学,展现古朴的羌文化元素。

    眼下,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羌寨碉楼高50多米,传承着羌族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的建筑风格,拉开了整个建设项目的帷幕。

    在绵竹市遵道镇棚花村,一幅幅年画绘上了墙。墙内,年画产业蓬蓬勃勃;墙外,文化旅游生机盎然。文化、旅游、新农村,在吸引城里人视线的同时,村里人生活方式也变了。

    “文化人+文化产品”

    打造品牌软实力

    【镜头】10月2日,恰逢国庆黄金周,汶川县水磨镇的羌文化中心成为欢乐的海洋。羌歌歌声高亢、羊皮鼓鼓点悠扬、萨朗舞原汁原味,一支由该镇40余位村民组成的表演队伍,在镇上撒播欢歌笑语,赢得游客阵阵叫好。

    “借歌舞品牌展示羌文化魅力,把羌文化作为旅游文化开发的核心和灵魂,是水磨镇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思路。”水磨镇镇长罗继华总结。

    除了水磨镇,灾后重建的两年多里,整个阿坝州在打造羌文化品牌的进程中走出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创新之路。

    2009年6月27日,茂县举行“瓦尔俄足”大型庆典,第一次将“瓦尔俄足”这一古老的民间节日以政府组织庆典的形式呈现出来。当年10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宣布,羌族农历新年庆祝习俗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3月23日,大型羌族原生态歌舞《羌魂》在成都公演,四川锦城艺术宫座无虚席,在阵阵掌声和喝彩声中,《羌魂》拉开为期两年的全国巡演帷幕。

    灾后文化重建的进程,也是文化品牌扩大吸引力和影响力的过程。运用文化名片,灾区文化重建不仅打造出一批特色文化品牌,更把四川的新形象、新面貌展现在世人眼前。

    一部展示禹羌民族风情、弘扬绵阳地域文化、讴歌抗震救灾精神的大型舞蹈诗剧《永久北川》,自2009年9月首演至今,在成都、西安、北京等地演出近40场,成为北川历史与现实人文精神的精彩写照,今年将赴世界各地进行全球感恩巡演100场。

    都江堰市在震后投资上亿元倾力打造的大型水上实景演出《道解都江堰》,今年6月正式开演以来,已接待商贸团队、旅游团队和散客观众6万余人次。

    “震后的都江堰,不但雄伟依旧,还多出一份灵气!”国庆期间,一位北京来的游客感慨地说《道解都江堰》让游客在领略都江堰—青城山的秀丽山水之后,能更深刻感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已经成为震后都江堰的一张文化旅游新名片。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张晓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