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健:艺术品质押融资三大瓶颈待突破

2016-07-27 17:0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随着艺术金融实践的不断深入,学界和业界对艺术品质押融资的三大难题——鉴定难、估值难和变现难——基本上达成了一致共识。但这三大难题并非彼此孤立的问题,而是十分紧密地构成了“一揽子问题”。近日,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西南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西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马健撰文指出,中国艺术品质押融资发展的突破主要有三个可能的方面,一是艺术品质押融资难题的问题转化,二是艺术品质押融资的专业人才问题,三是艺术品质押融资合作的风险-收益。他认为,从产品创新的角度来看,中国艺术品质押融资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多元化、多层次的信贷产品开发和创新。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艺术品质押融资的发展,有利于通过重大项目的突破拉动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从金融监管的角度来看,中国艺术品质押融资的发展,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规范市场秩序,探索监管新路。

马健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学界和业界对艺术品质押融资的三大难题——鉴定难、估值难和变现难——基本上达成了一致共识。但这三大难题并非彼此孤立的问题,而是十分紧密地构成了“一揽子问题”。按照传统的思路,中国艺术品质押融资的发展,当然取决于三大难题能否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得以解决。事实上,三大难题的解决难度以及对艺术品质押融资成败的影响还是不尽相同。相比之下,中国艺术品质押融资的瓶颈实际上是变现问题。假如变现问题能够通过制度设计得以解决,那么,鉴定问题和估值问题相对而言都要容易解决得多。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艺术品质押典当实践中,宝瑞通典当行民品首席鉴定师于本生甚至明确表示:“不是说你手里的画好我就要,市场因素是我不得不考虑的。市场好,即便是高仿也做,像‘苏州片’(注:明清时期最著名和规模最大的书画造假中心是苏州山塘街专诸巷和桃花坞一带,其所造假画统称为“苏州片”。)就属于此类。”在艺术品质押融资实践中,潍坊银行也是抓住了变现机制这个“牛鼻子”,通过创造性地引入“预收购人机制”来解决质押艺术品的违约变现问题。因为对于银行而言,投放信贷最担心和关心的问题是,假如授信到期时,借款人不能还款,可以通过何种方式快速变现?

  既然中国艺术品质押融资的瓶颈问题已经找到,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金融界是坐等上述三大难题一一得以解决之后再进入艺术品质押融资市场,还是寻求可替代的途径,通过瓶颈问题的“破题”从而绕过一时间难以解决的问题。相对而言,“绕过”比“坐等”更务实。潍坊银行选择的就是“绕过”。问题是,除了潍坊银行的这一种“绕法”,还有没有别的“绕法”?如果有的话,应该怎么“绕”,才能在有效控制风险的情况下实现利润最大化?总的来看,中国艺术品质押融资发展的突破主要有三个可能的方面:

  一是艺术品质押融资难题的问题转化。由于鉴定、估值和变现难题皆非一时间就可以顺利解决的复杂性系统难题。因此,问题的关键并非去解决上述问题,而是进一步明确其中的瓶颈——变现问题。在此基础上,顺藤摸瓜地寻找关键问题的转换之道。通过瓶颈“破题”和问题“转化”来解决问题。

  二是艺术品质押融资的专业人才问题。阻碍金融机构开展艺术品质押融资业务的人才因素实际上并非简单的专业人才匮乏。因为鉴定和评估人才不仅存在水平能力的问题,而且存在职业道德的问题。二者相加,问题复杂。因此,与其自己网罗人才,不如对外寻求合作,通过合作化解风险。

  三是艺术品质押融资合作的风险-收益。假如问题是可以转换的,那就自然而然涉及到银行与合作机构在开展艺术品质押融资时应该如何共担风险和共享收益的问题。因此,科学地设计出具有“激励-约束”相容功能的“风险-收益”合作机制,就成为有效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

  从产品创新的角度来看,中国艺术品质押融资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多元化、多层次的信贷产品开发和创新。众所周知,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艺术金融在引导艺术资源配置、调节艺术市场运行、服务艺术市场发展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作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迫切需要金融业的大力支持。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发[2009]30号文)明确提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倡导鼓励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大力开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企业‘走出去‘的贷款担保业务品种。”中宣部和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银发[2010]94号文)明确要求“推动多元化、多层次的信贷产品开发和创新。”作为文化产业信贷产品开发和创新的重要内容,中国艺术品质押融资产品的开发既是贯彻中央文件精神的具体表现,更是具有重要示范效应的文化产业创新产品,因此,理应获得政府主管部门乃至社会各界的充分理解,给予足够的创新空间和相应的政策扶持。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艺术品质押融资的发展,有利于通过重大项目的突破拉动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虽然中国艺术品质押融资只是艺术品产业链上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小一环,但涉及到的问题同样是制约中国艺术金融产业乃至整个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关键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假如中国艺术品质押融资面临的难题能够最终得以解决的话,那么,制约中国艺术金融产业乃至整个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很多难题也能够随之迎刃而解。因此,尽管中国艺术品市场上有待解决的问题很多,需要政策支持的地方不少,然而,在政策支持力度上应该有轻重缓急之分。政府主管部门不妨选择一些已经“先行先试”起来,积累了一定经验的金融机构作为中国艺术品质押融资试点,将其作为具有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加大文化产业政策和金融发展政策的扶持力度,尤其在项目立项、政策扶持、土地使用和配套服务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充分调动艺术界、收藏界、金融界乃至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将中国艺术品质押融资试点项目建设成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

  从金融监管的角度来看,中国艺术品质押融资的发展,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规范市场秩序,探索监管新路。近年来,艺术品金融创新的步伐不断加快并引人瞩目,但以天津文交所事件为代表的艺术品金融乱象也层出不穷,以致于中国的艺术品金融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金融险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 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中宣部和商务部等五部委《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 加强文化产权交易和艺术品交易管理的意见》、文化部《关于加强艺术品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相继出台,直指艺术品金融的种种乱象。虽然中国艺术品金融市场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早已引起了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和市场人士的高度重视,但解决起来却殊为不易。因为根据中央文件“防范金融风险,规范市场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的精神,并没有“一刀切”式地堵死中国艺术品金融创新之路。既然没有完全“叫停”,对利润极其敏感的各种资本就还会继续尝试,不断寻求新突破口。这意味着,问题并未真正得以解决。然而,由于中国艺术品金融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先例可循,因此,中国艺术品质押融资可以作为相关主管部门进行艺术金融监管的试验区,通过对中国艺术品质押融资的监管,总结艺术金融监管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艺术金融监管政策的出台积累实践经验和鲜活案例。

    >>>马健:文化类因素对综合国力有多大影响?

    >>>马健:如何“尝鲜”艺术品质押融资?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张晶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