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近日,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特约专家、中央编译出版社原总编辑刘明清辞去该社总编辑一职,离开了他主持三年半的中央编译出版社,受邀组建并主持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北京分公司。5月29日,刘明清写下了“大道行思,取则行远——我要做什么样的出版?”一文,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
回首自己二十余年的出版生涯,尽管也曾经做过一点值得炫耀的工作,但能够真正被时间历史记忆的事情却似乎是极少数了。而今往后,将如何摆脱现实宿命的羁绊,继续追逐自己喜欢的出版,是我近段时期来常常萦绕于心的念想。
首先是不是要告别过去的“旧我”,切断自己已经习以为常的,实质已经庸俗不堪的出版套路?!比如对于所谓明星作者、热门选题与社会风尚的过分关注;对于所谓行政资源、垄断渠道与包装炒作的艳羡依赖。同时,还是不是要毅然摒弃掉一些自己已经想明白、但仍有些恋恋不舍的出版理念?!比如所谓的“渠道为王”,比如所谓的数字出版的新模式之类。
当然接下来就是要唤醒沉睡的“新我”了。我知道自己的“新我”从没有死去,而只是在过去繁忙而庸碌的生活中沉睡了。“新我”的出版在自己也许还没有想得十分清楚,但却仿佛可以依照邓公当年“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做法去尝试了。那么,一个已经不再年轻、甚至创造力日衰的出版人,到底想尝试些什么呢?下面就略加描述之,求教于方家与年轻朋友们:
我首先要尝试诚意出版。我不是说自己过去所做的出版活动都是虚意出版,而只是说诚意还不够彻底,有些甚至曾经引以为荣的书,今天观之的确充斥着虚情假意。而从今往后,自己则不再容许那些虚情假意的选题、图书,从自己的手中出版出去。也就是说,凡经自己和自己主导团队之手出的书,必是诚意之书:选择作者,未必都是名家大咖,但必须是学有专长、术有专攻之士;图书内容,学术水准可以见仁见智,但必须是用心之作、良心之作;装帧设计可以时尚潮流,但不能够哗众取宠;制作印刷材料未必高贵奢华,但必须真材实料。总是要配得起自己诚意出版的心中戒尺。
我也要尝试创意出版。出版本来就是很高级的文化创意活动,但是在过去岁月里,创意似乎只是追风抄袭的代名词。而从今往后,我的出版活动,将不再关心社会热点是什么?读者中流行什么?下一个风口在哪里?我只关心社会的真正需要、对于那些真正热爱读书的读者有什么益处,对于我们的文明进步有何意义。基于此,我将一如既往地对引进国外(西方)那些经典及前沿思想学术作品抱有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我也会投入更多精力、财力在“为往圣继绝学”方面;同时,我也决意在发现培养我们的学术新星、文学新人方面下些苦功夫、笨功夫。
我还要尝试新商业出版。出版从来也都是一种商业活动,如果你的出版不能够盈利赚钱则是不可持续的。个人一向以为,中国出版改革最大的成绩就是将出版从纯粹意识形态回归其商业属性。自然,从今往后,我的出版工作同样需要赚钱,只是我想要有尊严地赚钱、有体面地赚钱,我想要让读者朋友们为我的出版活动自愿投出他们的货币选票——就像女孩子自愿购买她们喜欢的花裙子一样。好在,今天我们已经身处于伟大的互联网时代了,互联网已经有办法解决我们出版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信息不对称”的困惑了:即读者很难清晰了解到出版机构出了什么好书,出版机构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告知读者自己出了好书。我所准备尝试的新商业出版,就是基于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而开展的出版活动。虽然,我自己不是一个精通互联网的出版人,但我已经拥有了通晓互联网技术的团队小伙伴与合作伙伴。
我还要尝试出版新业态试验。出版在国家经济产业格局中,无论如何都是一个极小的产业(万科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年销售收入就远超过了全国出版产业的年销售收入),但却是一个影响深远、产业链辐射广阔的产业。出版作品的音频、视频及其其他延伸形态的开发,事实上在世界和中国已呈现出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因此,在我,从今往后的出版活动中,做出版新业态的尝试,也将是一件情理之中的事情。我知道自己本是个传统出版人,但好在还不算是个是冥顽不化的、守旧的传统出版人。
最后,我想回应一下“出版人需要怎样的工匠精神”这个话题——这是一位年轻编辑出给我的题目。事实上,中国的文化传统从来不缺少工匠精神,中国古人做学问、中国近世的出版也都讲究工匠精神。老商务创始人之一张元济先生主持出版“百衲本二十四史”这一著名浩大工程过程中,我们就可以深切感受到老一辈出版人身上洋溢的工匠精神。今天重谈工匠精神,其实我更愿意将“诚意出版”推介之,因为在我看来,工匠精神在出版领域施行的话,就是诚意出版。
好了,沉湎于理想情怀,而缺少实践的勇气,往往也是中国读书人、出版人的毛病。自知身上也有这样的毛病,所以干脆自断了回头路,也就只有一往无前了。“大道行思 ,取则行远。”谨以《左传》中的这句话,为自己打气,也与朋友们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