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编者按:2月23日中国国旅发布公告,中国国旅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正在筹划战略重组事宜,重组方案尚未确定,方案确定后尚需获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特约专家、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津贴获得人、国家旅游局规划专家王兴斌认为,对这两家来说,当务之急是乘新一轮央企改革的春风,加快自身的体制机制改革,加速完成央企的“去行政化”,真正实现企业化、市场化、管理层的职业化,增强企业内生的活力、动力和竞争力,这比“拉郎配”式的“组合”更为重要。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
在新一轮国企改革拉开大幕之际,又传来国旅与港中旅“战略重组”的消息:2月23日中国国旅发布公告,中国国旅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正在筹划战略重组事宜,重组方案尚未确定,方案确定后尚需获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笔者记得,去年11月曾有消息称“港中旅”将并购“国旅”,并提出两种可能,一是港中旅和国旅组成“新国旅”;或是国旅、港中旅、华侨城三家央企合并。报道称国资委当年7月已对该交易放行。为此笔者曾当面询问有关人士,答复是:事出有因,但无定论。此事后来渺无音讯,这次又会如何呢?
“港中旅”与“国旅”的前世今生,足以一窥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历史轨迹。
港中旅的前身可上溯到1927年首创的“中国旅行社”,打破了英国通济隆、美国运用公司和日本观光公社那时对中国旅游业务的三分天下。长期以来,港中旅一直是内地在香港的四大央企之一。在内地,1949年成立华侨旅行服务社,1974年冠名 “中国旅行社总社”,直属于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要业务是接待港澳台和华侨的入境旅游。1985年中央决定组建中国港中旅集团,由原中国旅行社总社、港中旅国际、原招商国旅组成。有趣的是,台湾有家旅行社也以传承“中国旅行社”的血统为荣。2000午11月笔者参加台湾环岛游时,接待的导游李先生自我介绍时,第一句话就是“我们‘中国旅行社’是1927年成立的,是中国第一家旅行社”。
“中国国旅”成立于1954年,直属于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其核心任务是接待和管理外国友人来华旅行,1964年成立中国旅行游览事业局与国旅总社政企合一、合署办公,故尔有“先有国旅总社后有国家旅游局”之说,到1982年政企分开但并未脱钩,直到1998年才完全脱钩。可以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中旅、国旅加上直属共青团中央的中青旅三家垄断了大陆的旅游业。当时,没有“国、中、青”就没有中国的旅游业。
时至今日,港中旅集团旗下业务涉及旅行社、酒店、景区、地产、金融、物流和资产等领域,集团控股香港中旅和华贸物流两家上市公司。国旅集团集团旗下有中国国旅一家上市公司,业务涵盖旅行服务、免税品经销、旅游综合项目开发与管理、交通运输、电子商务等领域。这两家集团一直是“中国旅游集团20强”中位列前十名。唯其如此,这两家的“战略组合”格外引人注目。
如果说,此次动作是双方的“自由恋爱”,在旅游新业态层出不穷、泛旅游企业集团风声水起的形势下,它们感到竞争的巨大压力,也看到双方优势互补可以抱团争强,都有“联姻”的意愿,正好遇到全国再次吹起央改的春风,顺势而为、乘势而动,那么这种“1+1”会产生裂变,效果肯定大于2;如果说此次动作是听从“父母之命”,为了完成上头的指令而“奉命完婚”,那么这种“1+1”很可能引发内耗,由过去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外部竞争转变为一个集团内部两套人马、两个体系的内部磨擦,其效果肯定小于2,这场“婚姻”不会美满。
其实,对这两家来说,当务之急是乘新一轮央企改革的春风,加快自身的体制机制改革,加速完成央企的“去行政化”,真正实现企业化、市场化、管理层的职业化,增强企业内生的活力、动力和竞争力,这比“拉郎配”式的“组合”更为重要。尽管港中旅、国旅在改革中大有进步,尽管两家仍雄居“20强”之榜,但是如果细察一下,近一、二十年中国旅游新业态的创新中,如“互联网+旅游”的在线旅游、“旅游+航空”的低成本航空、“航行+旅游”的邮轮旅游、“出境游+海外投资”的国际化投资、“导游+互联网”的导游自由职业化等,这两家都是跟随者而非首创者。况且这两家的某些业绩也往往与它们的“央企长子”血统有关,如作为国旅总社赢利大头的免税店业务是由于国家政策的袒护而取得的,“欢乐谷”在各地的落户与它的央企身份也有不少关联。如果它俩失去了“长子”的身份,会有今天的地位吗?
不用讳言,如今港中旅、国旅之类的央企及国企前有标兵、后有追兵。2000年第一榜20强中,港中旅居第1,国旅居第7位;2005年第六榜中,港中旅下落为第位3名,国旅下落为第9位,排在它俩前面的是携程、趣拿(“去哪儿”),在它俩后面紧追的有海航、同程、开元、春秋等,均不是国企、央企。当下旅游国企的危机恰恰是旅游业生机的表现,像旅游这样的生活性服务业并非事关国民经济与国家安全的要害产业,旅游国企改革主要方向应是“混合”化、股份化以至民营化,而不是在“国”字号的“官”家子弟中“联姻”。这在央企层是如此,在省企层、市企层也应如此。
如果国资委有眼力有魄力,推动港中旅、国旅这样的央企与携程、趣那、春秋等那样的民企、外企或股企的“嫁接”、“混合”或“融合”,则是笔者所期望的。当然,这种“嫁娶”也不能“拉郎配”式的“包办婚姻”,更要“自由恋爱、自主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