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产业 > 文化大滚动

河南省开封市高质量发展菊花产业观察

2025-10-28 08:17 来源:农民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李冬阳)
首页 > 文化产业 > 文化大滚动

河南省开封市高质量发展菊花产业观察

2025年10月28日 08:17   来源:农民日报
[字号 ]

“汴”地黄花分外香——河南省开封市高质量发展菊花产业观察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帅杰 张焕慈

深秋时节,走进八朝古都河南开封,满城已是菊花的海洋,280万盆各色菊花灿烂盛放、随风摇曳,展示着这座中原城市独有的千年宋韵与秋日风华。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早在南北朝时,开封就已经开始种植菊花。宋代以后,开封种菊赏菊之风持续盛行。近年来,“以菊唯美”的开封更是以菊为媒,促进菊花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谱写着乡村振兴的浪漫答卷。

开封菊花甲天下

“黄花遍圃中,汴菊最有名。”虽然菊花并非开封独有,但开封的菊花却享有盛名。开封是中国观赏菊花的重要资源供应地,年产1000万盆观赏菊花,其中300万盆用于本地办展、700万盆销往全国各地。目前,开封有200多家菊展办展企业,常年在全国各地活动。

日前,走进祥符区陈留镇开封前方园艺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数十名村民正忙着疏花、移栽、绑扎,硕大的立菊、娇艳的品种菊以及嫩绿的佛甲草,在微凉的风中生机勃勃。公司负责人黄秀介绍:“这些都是附近的村民,日常在家种地,有需要时变身为花匠,每天收入80~100元。我们用工覆盖周边十几个村庄,公司最繁忙的7至10月份用工达500余人。”

开封前方园艺有限公司还将菊花种植土地承包给附近农户,使其专门从事菊花种植工作。正忙着给品种菊绑扎的翟光辉就是其中一员。“以前我以种地为生,种花只是一种爱好。”翟光辉说,“现在是把爱好变成了事业,收入也不错,恨不得每天都泡在田间地头照顾这些菊花。”

据了解,开封前方园艺有限公司仅菊花和五色草的种植面积就达350多亩。目前,公司有1600多个观赏菊品种,50多种成熟的菊花造型;每年销售菊花500余个品种120万盆。

近年来,借助菊花文化节平台,开封菊花从单一的盆栽销售发展到了菊花展会输出、菊花绿雕造型销售、各种艺菊造型租摆、菊花衍生品订单销售、菊花文化产业农旅融合等多种形式。从最初的“卖花”,发展到“卖会”,再到赋予更多文化内涵后的“卖展”,再到“卖技术”,远至新疆、海南、湖北等地都有开封菊花的种植基地。

黄秀介绍:“开封菊花甲天下。我们公司在新疆、黑龙江都有自己的基地,每年当地举办菊花展会,公司都要派员工到举办地进行布展。”

据统计,开封市菊花行业A级企业29家,年销售额千万元以上企业15家,提供固定就业岗位1160个、临时就业岗位2448个。菊花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可以说有菊花展会处,就有开封菊花和工匠的身影。

联农带农富万家

在开封,一朵菊花,不仅扮靓一座城市,更造福一方百姓。

走进开封市禹王台区南郊乡魁庄社区的造型菊花种植基地,只见工人们穿梭在铁丝架之间,小心翼翼地为造型菊花塑形。“菊花造型门道多,分为飞舞型、托挂型、爪型、毛刺型、球型、花色型等多种形态。”基地工作人员朱梦琦介绍,“我们现在造型菊花年产量能达到90万盆。”

魁庄社区通过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社区农户加入菊花种植产业,菊花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据介绍,魁庄社区参与菊花产业的居民已达205户,菊花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年产各类菊花近300万盆,亩均年产值1.5万余元,居民收入较往年增长20%。

菊花一身是宝。古人记载:“(菊)所宜贵者,苗可以菜,花可以药,囊可以枕,酿可以饮。所以高人隐士,篱落畦圃之间,不可一日无此花也。”近年来,开封加大对菊花的食用、药用、饮用、酿用等功能的开发力度,依托菊花研发出菊花茶、菊花酒、菊花糕、菊花汴绣、菊花精酿啤酒等产品,小菊花“绽放”大产业。

走进通许县长智镇千菊园菊花种植基地,放眼看去,只见丛丛绿叶中含苞朵朵。“再过一个月,这里的金丝皇菊、冰菊将完全绽放,入目之处皆是金黄。届时村民穿梭菊花丛中,将一朵朵硕大的金丝皇菊摘下,经过烘焙等多道工序,制成受欢迎的菊花茶。”开封菊华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于滨桦说。

据了解,千菊园菊花种植基地核心种植区面积300余亩,辐射带动周边村庄种植面积1200余亩,年产鲜菊花90余万公斤,已培育金丝皇菊、冰菊、徽宗菊等,推出菊花茶、菊花蒸汽眼罩、菊花糕等产品。

“我们跟周边种植菊花的农户签订合同,收获时以每斤5元的价格进行收购,勤快的农户亩均收益能达8000元。”于滨桦介绍,“另外,菊花种植所需人工多,育苗、移栽、除草、摘花等都需要大量人工,每年光劳务支出就有四五百万元。”

据统计,开封现有菊花种植面积5518亩,年产值超1.5亿元,菊花品种逾2300种,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0%。从观赏菊到茶用菊、药用菊、食用菊,再到菊花精油、菊花酒、菊花眼罩……一朵菊花,在开封实现了物尽其用、华彩绽放。

满城菊香迎客来

“只今秋色里,忍为菊花来。”伴随着第43届菊花文化节的开幕,当下的开封被280万盆菊花装扮成花的海洋,一步一景、满城菊香。

北京京剧花旦造型、上海海上繁华盛景、重庆山水之城意象……30余组大型室外菊花造型引得游人纷纷驻足;龙亭公园内,数万株菊花竞相绽放,红的似火、黄的如金、白的像雪,引得游人惊叹;铁塔下,上万盆菊花将景区织成绚烂花海,勾勒出“琉璃映菊海,秋色入画来”的诗意画卷。

在开封,菊花不仅绽放在核心景区,也盛开在街头巷尾,赏菊从游览体验融为生活日常。全城布展菊花280万盆,其中主(分)会场核心景区130万盆,另外约150万盆覆盖全市32处城市交通节点、公园绿地。郑开大道入市口,大色块菊花造景如锦绣铺陈;金明广场转盘处,立体圆形菊雕与黄河风雕塑相映成趣;火车站前广场上,大型立体花篮下的“菊娃”张开双手,以最热情的姿态拥抱四海宾朋。

花海人潮相映成趣,八方游客纷至沓来。“菊花很漂亮,争奇斗艳,很多种类都没见过。古色古香的氛围非常适合打卡。”一位游客说道。

白天是开封,夜晚为汴梁。夜幕降临,汴河上龙舟巡游掠过水面,桨声灯影裹着菊香;清明上河园里,菊花与宋代建筑相映成趣,身着古装的游客穿行在菊丛间,“人在花中走,如在画中游”;午门广场上,街舞的活力、说书的趣味裹着菊香蔓延,市民、游客或驻足观赏,或拍照互动,满城的菊香里皆是全民共享的热闹与欢喜。

(责任编辑:李冬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