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如何由“野蛮生长”到有序发展

2024-07-08 10:55 来源:河北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成琪)

微短剧如何由“野蛮生长”到有序发展

2024年07月08日 10:55    来源:河北日报   

  □胡 祥

  ■阅读提示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下发《关于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从2024年6月1日起,微短剧将施行分类分层审核,未经审核且备案的微短剧不得上网传播。这一被业内人士称为“最严微短剧新规”一经发布,便成为社会关注热点。

  自2022年以来,微短剧进入迅猛发展阶段。有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备案的微短剧共398部,到2022年备案数接近2800部,同比增长600%。2023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373.9亿元,同比增长267.65%。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市场上短剧类应用程序达8373款,主流应用App内的短剧小程序数量超200个。

  1

  切中痛点,微短剧规范发展势在必行

  行业火爆发展背后,也存在泥沙俱下的问题。从创作生产上看,部分微短剧存在内容同质、导向低俗、制作粗糙等问题。如2023年前8个月上线的微短剧中,爱情题材有379部,在所有题材类型中占比最高,达到31%。部分微短剧过度关注总裁追妻、重生复仇、赘婿逆袭、甜宠虐恋等内容,被观众所诟病。

  从传播上看,一些小程序平台传播的部分微短剧没有备案号,存在监管漏洞;而部分平台采用的投流买量模式也影响行业生态健康发展。据DataEye(数据之眼)报告分析,2023年中国微短剧投流规模达312亿元,2024年投流规模将达到420亿元。这些现象都需要从政策层面加以规范。

  从监管来看,面对行业新业态发展实际,必须与时俱进,做到分级分类管理,形成监管合力,提升监管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一方面,微短剧备案数量激增,带来审核工作量成倍增长。仅以2024年1月至3月这一区间为例,全国广播电视主管部门颁发发行许可的微短剧达164部3701集,而去年同期为83部1848集。另一方面,微短剧制作愈发内卷,制作成本水涨船高。有调查统计显示,原本10余万元的制作成本,当前已上涨到20万元至30万元,一部精品现代剧成本达60万元至80万元,民国、古代题材高达80万元至100万元。以往的监管方式显然不再适应新的形势,业内对此也一直有所呼吁。

  2024年1月召开的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强分类指导,“抓作品”和“抓环境”相结合,“抓增量”和“抓存量”相结合。微短剧新规以成本划分监管对象,将更加明确管理机构、传播平台、制作机构等相关主体的责任,推动形成良好生态,丰富内容播出。

  有数据显示,新规试行以来,审核相对宽松的30万元以下“其他微短剧”数量增长明显,占50%左右。截至6月1日24时,网络视听节目备案系统中已有3309部约22.7万集微短剧完成备案并获上线备案号。在对这些微短剧进行分析后发现,以往剧名中比较常见的“总裁”“夫人”“娇妻”等关键词已大幅减少,现实题材作品成为主流。正如有关专家所言,备案新规出台,有利于微短剧内容领域去芜存菁,促使该行业从“野蛮生长”逐步转型到有序发展格局。制作机构将更加注重短剧内容和品质的提升,并强化短剧内容与主流价值观的契合度。

  2

  释放信号,微短剧创作走上精品化之路

  梳理微短剧发展历史,每一次相关政策的制定出台,都是为了解决行业存在的问题,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主管部门出台《关于推动短剧创作繁荣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并提出包括加快制定《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细则》等完善常态化管理机制的举措。2023年4月,国家广电总局首次公布全国重点网络微短剧拍摄备案情况。此外,对粗制滥造、内容低俗的微短剧开展专项治理。2023年3月至12月,清理低俗微短剧35万余集2055万余分钟,分级处置传播低俗微短剧小程序429个、账号2988个。

  随着更多传统影视公司和优质创作方的入局,各大视听平台推出微短剧精品扶持计划,助力优秀作品加速涌现,得到市场的良好反馈。2023年,我国微短剧拍摄备案共通过3574部,上新微短剧有效播放量同比增长35%,精品不断涌现。从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逃出大英博物馆》《一梦枕星河》《玉姬书》,到生态环保题材的《我等海风拥抱你》,再到讲述女性成长的《二十九》等,微短剧创作题材的时代性和生活性显著增强,在同质化严重的潮流中走出了一条精品化创作之路。

  应该说,此次微短剧新规出台,向行业释放了两大信号:首先,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微短剧首先是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文艺作品,强化审核管理,归根到底是为了创作出高质量的文艺作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次,要遵循新质生产力要求,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分级分类管理,从本质上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有效流通。通过强化政策导向作用,从源头进行调控,进行结构化管理,也让优质内容获得更多的传播渠道,提升精品内容传播效果。

  3

  市场广阔,微短剧行业发展呈现新趋势

  备案新规出台,标志着微短剧告别“野蛮生长”阶段,进入相对理性的新阶段,特别是“微短剧+”呈现出广阔市场,未来大有可为。

  第一,内容为王依然是赢得市场和观众的重要保证。有数据显示,2023年微短剧拍摄备案部数和集数分别达到3574部(同比增长9%)和97327集(同比增长28%),许多剧目播放量超1亿次。以抖音为例,2023年短剧日均播放量比2022年增长100%,12部短剧播放量破10亿次,春节期间8部精品微短剧播放量过亿。2024年第一季度,短视频平台破亿播放的短剧数量同比增长65%。6月2日,由周星驰出品的短剧《金猪玉叶》上线一小时,播放量便突破百万,截至当日23时,第一集点赞量超过10万。这说明,微短剧创作应遵循文艺创作基本规律,将人民群众当作欣赏者和评判者,在创作手法上发挥微短剧独特的审美与传播优势,推动作品映照社会动向与社会风貌,融于现实表达,倾注人文关怀,推出更多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微短剧精品。

  第二,创新是微短剧行业竞争的重要砝码。微短剧因技术与艺术的双重创新而生,为影视行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从长期来看,随着技术不断渗透微短剧制作全流程,两者的深度融合将会催生出更多机会。比如,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技术将开启微短剧的新型创作方式,而类似互动短剧这样的内容形态,随着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迭代发展,用户体验过程也会随之变得更为智能。未来,微短剧在创作上要主动开掘新题材、新领域,在技术上积极尝试运用最新数字科技,提升艺术效果与生产效率。

  比如随着文生视频等大模型的先后问世,越来越多的制作公司和平台开始探索“AI+微短剧”的融合路径。中国首部虚拟制片微短剧《柒两人生》,在其播出后不久就登上抖音热榜,有500多万人观看。《请叫我乌雅氏》全程采用ULight虚拟拍摄制作,不仅省去搭景造景的成本,也大幅提升了微短剧的生产效率。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的助推下,微短剧的创作与制作将迎来新的迭代升级,真正走向多样化、精品化发展之路。

  第三,“微短剧+”将在赋能千行百业、推动社会发展上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筹划在2024年创作播出100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主题优秀微短剧,并先后发布两批创作计划推荐片目,“微短剧+文旅”创作模式空前火热。各省级广播电视局纷纷部署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依托本地独特资源,推动“微短剧+文旅”实践创新,延伸价值链条,以微短剧高质量发展赋能文旅创新发展。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交平台的普及,微短剧行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潜力。面对微短剧产业发展新机遇,一些地方政府以微短剧影视基地建设为切入点,出台专项扶持政策,用心培育微短剧生态,进而转化为产业和市场优势的趋势已经显现。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