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济眼丨向勇:中国文化产业进入到人文经济发展阶段

2024-01-08 09:19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李冬阳)

文化经济眼丨向勇:中国文化产业进入到人文经济发展阶段

2024年01月08日 09:19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2024年1月6日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这也是每年年初文化产业界的一件盛事。今年中国经济网记者独家专访了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听他娓娓道来新年论坛这21年来的变与不变以及当前中国文化产业的特点。 

  中国经济网记者:2003年举办了第一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当时举办论坛的契机与初衷是什么? 

  向勇:2003年是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年。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并在当年启动了文化体制改革。当时全国有35家单位参与改革试点,包括企事业单位和地方政府。 

  2003年年终的时候,有学者提出,应该对当年全年度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进行盘点、梳理和总结。因此,2003年12月,我们邀请了20多位来自高校和机构的学者,齐聚在一间很小的屋子——北京大学静园1号院的一个会议室,以“多维视角下的文化产业”为主题召开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以下简称新年论坛),就此拉开了新年论坛帷幕。 

  从2004年第二届开始,新年论坛就改在2005年1月份举行。此后就一直保持在每年1月份的第一个周六周日举行。可以说,二十年来,新年论坛已经成为国内文化产业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届都比较关注的一个学术盛会。每年11月份的时候,学术同行、业界同仁都会问我们,今年论坛是不是正常举行?有什么好的议题?是不是能够参加?大家都很关注。 

  通过这二十年,大家从论坛上能够汲取国家的一些顶层规划、擘画设想,能够看到业界比较前沿的一些探索创新,也能够看到学界在这个领域的一些学术探索,每次参加论坛都很有收获,所以它成为一个大家在新年之后、农历年之前学术界绕不开的日常性事件。 

  中国经济网记者:到2024年新年论坛已经坚持了21届,其中有哪些是一直坚持的传统,还有哪些与时俱进的变化? 

  向勇:我们坚持的传统有五个。第一个是论坛定位是智库型,我们把论坛作为一个高端智库平台的成果展现,当然这个智库平台不仅是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一家,还有一些国内外同仁文化产业界的智库,他们的一些研究成果,可以通过这个论坛进行发布。 

  第二是论坛的综合性。一些兄弟单位也有很多论坛,有的注重文化科技,有的注重文化遗产,有的注重文化和区域发展,有的注重特色文化产业,我们比较综合。 

  就议题而言,总体上是来自于上一个年度国家在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传承等领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包括中央全会,一些重要规划出台等,从这里面选择我们的主题,覆盖其他分议题。 

  第三个是前沿性。我们每年都会把当年在文化产业业界不同行业的优秀文化企业家,一些热点文化项目的提供者、生产者、主办单位,邀请到论坛进行经验分享。 

  第四个是代表性。每年除了邀请资深的学者专家、政府政策制定者,还有青年学者论坛板块关注到年轻学者,包括业界的一些新锐实践者,给他们可以发言的空间进行交流。 

  最后一个是具有引领性的成果发布。每年都会发布关于文化产业的年度特征、未来趋势展望,还有一些专项报告,比如今年会有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沉浸式技术实践应用场景等专项报告的发布,对文化产业的实践有一些引领指导。 

  这些就是我们坚持的。 

  变化的就是每年不同的主题。同时为确保论坛的连续性,有部分专家学者是固定邀请的,大概占1/3。有2/3的嘉宾是根据当年度的议题变化和实际发展的情况进行不同嘉宾的轮换,这也是变化的。 

  中国经济网记者:今年的青年学者论坛总共有6场,较往年有所增加,是否因为看到目前文化产业领域青年学人的力量? 

  向勇:对,我们有两个诉求,一个是觉得论坛应该成为培养年轻学者的舞台,让更多的年轻学者通过论坛能够被看到,然后彼此能够进行非常好的经验分享,切磋交流。 

  第二个是看到这几年各高校在文化产业相关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上越来越成熟,有越来越多年轻的文化产业研究者进入这个领域,我们也看到了他们所具备的研究力量。 

  这次征集到200多篇论文,在内部筛选的时候,我们看到论文的研究质量、关注议题、研究视野都很有代表性,因此就扩大了论坛数量(往年都是4个,今年增加到6个),希望能够通过青年论坛,让更多的青年学者参与进来,通过论坛能够把他们的研究成果发布出去。 

  中国经济网记者:今年论坛的主题是“新起点:文化强国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我们该如何理解新起点? 

  向勇: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里明确指出,要在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去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所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可以说是整个国家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创新人类文明新形态当中所提出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中华文明五大特性(连续性、统一性、包容性、创新性和和平性在)在当代的发展。所以我们觉得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是我们中华民族亿万人民共同的伟大事业。 

  把文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结合在一起,是我们议题的考量,因为文化强国建设包括提升现代社会文明程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这是它的核心,是文化强国建设的核心使命,当然还包括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化,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这些都是文化强国的建设手段,这些文化强国的建设手段是不是指向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这些路径,需要我们去探索,去找它内在的机理和创新路径,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论坛能够对这个话题展开深入讨论,希望参与论坛的专家学者能够就各自的研究领域、实践领域分享对这个话题内在规律的解读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 

  所以我们把议题定为新起点,就是在推动建设文化强国的进程中去探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是一个全新的文化使命,所以是新起点。 

  中国经济网记者:发展至今,中国文化产业目前具有哪些特点以及面临的问题? 

  向勇:可以说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伴随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二十年。1998年原文化部成立文化产业司,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第一次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体两翼,到现在正好是二十年。 

  这20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2002年到2011年,主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当时通过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加大企事业单位的转体改制,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优化文化市场,建立现代化市场体系,通过金融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等,这是第一个阶段,这阶段总体上是特别关注文化资源通过文化产业的手段变成文化产业的过程。 

  第二个阶段是从2012年到现在,进入到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阶段,是文化创意融合发展的阶段,也就是我们从文化产业进入到文化经济发展阶段,特别注重以文化产业的手段将培育出来的文化价值赋能到传统产业中,推动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包括文化与农业的结合,比如创意农业,文化与制造业的结合,例如通过创意设计和制造业结合,更多的是文化与第三产业结合,例如文旅融合,文科融合等,所以我们进入到一个文化融合的时代,进入到一个文化经济发展的时代,全行业各个门类各个地域都在关注文化议题,都在探索文化创新如何赋能转型,包括企业的转型,产业的转型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转型。 

  从今年之后,我们又处在第三个阶段,进入到人文经济发展阶段,我们关注文化当中那些人文底色、人文品格、人文精神,关注人文价值对整个经济发展的赋能作用。现在整个文化产业发展进入到了以人文为本,以人文精神为力量,包括人和人之间的互动方式,价值追求,甚至审美需要。而不像以前关注一些娱乐、资讯等,所以说人文经济学的提出是文化产业走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的理论指导,这是现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背景。 

  具体来说,第一个就是文化产业毫不犹豫担当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重任。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新国潮新国风,就是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代消费方式结合在一起。 

  第二个是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我们看到整个数字化产业的发展在占比、速度、生产、效率的提高,带给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新领域。 

  第三个是关注文化产业赋能城市更新。城市更新包括历史街区改造,商场品质提升,旧厂房活化利用,这些都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考路径,就是发挥它的历史文化价值。通过守住城市更新当中老城市的文脉,把它作为文化资源开发,实现区域协同。 

  第四个是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越来越多的创意设计、音乐、美术、手工艺、数字文化在推动乡村振兴当中发挥重要作用,不只是提高了乡村公共文化消费,而且培育了乡村特色文化经济,推动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 

  最后一个是继续推动文化产业的跨界融合,实现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这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文化产业新特点。(中国经济网记者 成琪)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李冬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