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清晨,记者在杭州市拱墅区运河文化广场看到,市民和游客三五成群,打太极、吹笛子、展示手工艺作品,居民行走有说有笑,游客看得有滋有味……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从一张张笑脸中看到了快乐生活的惬意和富足。近年来,浙江省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纳入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把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纳入为民办实事民生工程,不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日前,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印发《关于高质量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省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基本建成以人为核心的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体系,实现市、县、乡三级公共文化设施覆盖达标率达到100%,城乡一体“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覆盖率达到100%,“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覆盖率达到100%,全域文明创建覆盖率达到100%,11个设区市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水平持续提升,50%以上县(市)创建成全国文明城市。
城乡一体,服务体系愈加完善
制定城乡一体“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标准,优化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布局,在“市有五馆一院一厅、县有四馆一院、区有三馆”的同时,谋划在老百姓身边建设一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机制,有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实现高质量协调发展。
杭州市拱墅区利用运河两岸已有的博物馆、工业遗存等,积极打造“全域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把运河元素积极融入社区文化家园、杭州书房等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建成以社区为单位打造“运河书房”“微博物馆”等170余处公共文化设施,全域构建了“10分钟文化生活圈”。
庆年坊是温州富有文化底蕴的老社区。庆年坊17号曾是浙南特委地下交通站,庆年坊28号则是温州市首家社区文学艺术促进会和诗词学会聚集点。庆年坊社区居委会主任乐素贞告诉记者,依托老巷老宅、民风民韵等文化资源,庆年坊专门展开了深受老年人喜爱的红歌、书法、舞蹈等培训,目前已培育出10多支文艺社团。
台州市文化馆依托民营经济发达、民资丰厚的优势,积极引入社会力量举办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通过“菜单式”配送服务,推进全民艺术普及工作进社区、入乡村,“市、县、镇、村”联动一体的公益培训服务模式打破了传统文化馆(站)孤岛运行、单打独斗的格局,不仅覆盖面逐年扩大,而且还入选原文化部全国基层文化志愿服务优秀项目,荣获浙江省“优秀文化志愿服务项目”。
眼下,一张日臻完善、覆盖由省至村的五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网络在浙江铺陈展开。据统计,浙江省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3670平方米。2015年以来,全省建成图书馆103家、文化馆101家、博物馆366家、综合文化站1365个。同时,还有456家城市书房及100多个文化驿站遍及全省。
“共同富裕既是人民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也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省委文化工作会议强调,要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在现代化先行中实现文化先行,特别提出在建设人民满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不断取得新突破。随着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不断推进,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已经从‘缺不缺、够不够’提档升级为‘好不好、精不精’。”杭州市拱墅区区委书记陈瑾表示。
文旅融合,地域特色日益突出
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诗路文化带建设,推进文明之源大遗址群和世界文化遗产群建设,加强西湖、良渚、大运河(浙江段)保护利用,推进上山文化申遗,加快实施“千年古城”复兴,打造具有代表性的浙江文化符号和文化标识,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体系……放眼浙江大地,一处处颇具地域特色的大剧院、博物馆等文化新地标不断“上新”,成为承载公共文化服务、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平台。
在杭州市西湖区之江板块,建设中的之江文化中心项目现场,数十架塔吊与数百名工人同时作业,忙碌而有序。浙江省博物馆新馆、省图书馆新馆、省非遗馆、省文学馆“四馆”拔地而起。作为浙江省“十三五”时期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龙头项目,之江文化中心正努力打造成长三角地区乃至国内一流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杭州市拱墅区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主线,把运河文化的活化保护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推动文旅融合地标建设,努力让运河真正成为人民和游客的运河。据了解,在中国大运河拱墅段30多公里的河道上,一批运河文化地标正拔地而起。杭州运河大剧院、运河中央公园、上塘古运河夜游项目等20个文化地标已开放6处,其余项目将于明年杭州亚运会前亮相。作为大运河文化带浙江段建设中第一个省区协作的亿元级重大文化项目,杭州运河大剧院启用近两个月来,已接待观众1.5万余人次,受到市民游客的广泛好评。
7年前,温州市开创首家24小时不打烊的自助城市书房。从此,瓯江两岸的文化灯火,像一粒粒种子悄然播撒在瓯越大地,拔节生长成群众美好生活的心灵栖息地。如今,102家书房遍布城市角落,210家文化驿站融入群众生活,74家百姓书屋在农村地区延伸……这种地域文化现象还逐渐辐射全国各地,先后在29个省区市200多个城市复制与推广。
湖州市通过打造高质量、全方位、创新型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为目标,“城市文化客厅”“城市文化街景”“城市文化阳台”“城市文化联盟”等城市公共文化系列品牌成为有效供给、满足市民文化需求的精神家园,不仅增添了城市的文化热度和文化自信,还让市民游客在不知不觉中享受到公共文化空间提供的便利以及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带来的幸福。
文化惠民,服务供给不断优化
文化礼堂,精神家园。近年来,浙江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日渐提升。目前,浙江省500人以上的行政村文化礼堂覆盖率已超过90%,舞蹈、歌曲、书法……各色文化活动等着村民去“赶集”。2020年,浙江全省“送戏下乡”2.1万余场,“送书下乡”290万余册,“送讲座展览下乡”1.6万余场。
深化公共文化数字化改革,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驾驶舱,加快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场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数字化转型升级。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云教学”“云演出”“云直播”“云服务”“云展览”……浙江文化惠民活动更是通过“互联网+”展翅飞上“云端”。台州市文化馆在全省率先开通钉钉直播授课,推出“文化超市4.0”线上“云课堂”,静态、动态艺术齐上阵,“主播”和“粉丝”之间互动良好,先后有1.5万人次观看课程。
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加快公共文化智能化场景应用,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精准供给”。温州市依托文旅产业经济运行监测平台,优化公共文化空间要素配置。经过政策扶持和多方协作,由民间力量主办的温州“青灯市集”全国美学大会,吸引了全国150多个城市的38万名粉丝前来参加,5天实现交易总额8300万元,成为社会力量激活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
在衢州柯城的乡村美术馆欣赏色彩明丽的农民画,在金华浦江乡村戏台边听婺剧经典折子戏,在温州泰顺的山间草坪上参加音乐嘉年华狂欢,在丽水松阳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本土艺术家与入驻艺术家共谱文艺蓝图,推动城乡交融互促,促进文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场场文化艺术活动正成为浙江美丽乡村的一道新风景。在浙江,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正在让文化发展的红利得以普惠,文化建设的成果得以共享。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