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苏炳添以9秒83的个人历史最好成绩,一举打破亚洲纪录并闯入最后决赛。随后,苏炳添创造历史的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其光芒一度盖过其他项目的夺金选手。
是什么力量使没摘取奖牌的苏炳添走红网络?显然,这股力量来自于观众视野的升华,从紧盯“金牌榜”中超越,观众将目光转向了赛事背后的人、运动员的个性、拼搏历程、运动项目专业知识等。苏炳添百米第6名,却赢得无数人怒夸,因为大家都能够想象,对一名已经30岁以上的老将来说,这样的成绩意味着什么。常年的训练比赛,带给他一身伤病,原本计划退役,却因心中不熄的短跑之火重返赛场。而作为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可想而知,苏炳添背后付出了多少。苏炳添曾说,“他(刘翔)像星星一样划过了我们的生活,照亮了我们,也让我们充满了希望。”的确,十几年前,在田径赛场璀璨闪亮的刘翔,是不少人心中的一道光,这道光不只闪现于夺金的瞬间,更闪耀于拼搏与挑战、突破与超越的全过程。
如今的苏炳添从曾经的“追光者”变成“发光者”,那一刻,他也像星星一样划过了不少人的心灵,“以榜样行动,给人希望;以拼搏精神,诠释奥运”,飞人苏炳添虽然最终决赛未获奖牌,然而他带给观众比赛的精彩,更带给观众超越自我、冲向梦想的风采。
“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曾说:奥运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同理,对运动员个人来说,凯旋重要,但战斗更重要。在奥运赛场,每一位拿到金牌的选手都值得尊敬,但作为体育竞技的大舞台,奥运会向世界展示的,远比金牌和输赢更丰富。也正因为如此,这届奥运会,观众将掌声送给了每一位奋斗者。当获得银牌的刘诗雯哭着道歉,网友刷屏安慰“银牌也是奋斗者的勋章”;当张亮、刘治宇实现零突破拿下铜牌,被赞“新的突破更让人期待”;中国女排姑娘接连失利,而“00后”小将李盈莹却鼓励队友“卸下所有包袱,打一分是一分”。老将朱婷手腕缠着绷带、手指裹着固定板坚持上场……网友大赞“看见有韧性、有拼劲的中国女排一直都在”。
关注精神甚于奖牌,是观众成熟的标尺。当我们从“金牌之上”看见奥林匹克精神的真谛时,一个更加立体、更加多元、更加鲜活的奥运会便会向我们徐徐展开:这里有友谊、有突破人类的极限、有人性的温暖、有虽败不馁的斗志……享受追逐的过程,奔向梦想的每一步,这些因奥运会赋予人的精神启迪和心灵感动,都远比一枚金牌更为波澜壮阔和打动人心。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