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上海是中国近现代出版业的发祥地。然而,不少人未必晓得,上海也是中国现代红色出版的源头:建党初期,黄浦江畔的人民出版社与上海书店是重要的红色出版机构,它们推出了不少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书籍。
第一个人民出版社
中国近代的出版机构,多称“书局”“书社”“书店”“印书馆”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为了系统地编译马克思主义著作,在沪建立了第一个人民出版社,由曾参与编辑《新青年》、主编《共产党》的李达负责。从此,“出版社”的名称正式亮相,并逐渐流行。
李达于1920年夏成为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员,在中共一大会议中被选为中央局成员、宣传主任。李达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今老成都北路7弄30号即中共二大会址)的寓所,成为人民出版社社址。此系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一楼一底的石库门房屋,门框两边为清水红砖壁柱,壁柱顶端点缀西式砖雕。门额有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的“腾蛟起凤”四字,两边镌刻吉祥图案。李达的《关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几个问题》回忆:“从一九二一年七月到一九二二年六月,中央工作部都只有三个人,次(此)后只有二个人”“宣传工作方面雇了一个工人作包装书籍和递书籍的工作”。
1921年9月,《新青年》第九卷第五号登载《人民出版社通告》,阐明其宗旨和任务:“近年来新主义新学说盛行,研究的人渐渐多了,本社同仁为供给此项要求起见,特刊行各种重要书籍,以资同志诸君之研究。本社出版品底性质,在指示新潮底趋向,测定潮势底迟速,一面为信仰不坚者祛除根本上的疑惑,一面和海内外同志图谋精神上的团结。各书或编或译,都经严加选择,内容务求确实,文章务求畅达,这一点同仁相信必能满足读者底要求。”
1921年11月发布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局通告》中,则明确要求:“中央局宣传部在明年7月以前,必须出书(关于纯粹的共产主义者)二十种以上。”经李达的具体筹划,人民出版社拟定了内容丰富的出版计划,准备推出“马克思全书”15种,“列宁全书”14种,“康民尼斯特(英文“Communist”的音译,即共产主义)丛书”11种,其他读物9种。由于受经费、人手等方面的限制,最终这批书籍未能全部出齐。
陈独秀在《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提及:仅数月时间,人民出版社已出版书籍12种,各印3000册。据考,人民出版社实际出版书籍近20种,其中不仅有《工钱劳动与资本》(即马克思的《雇佣劳动与资本》,袁让译)、《劳农会之建设》(即列宁的《苏维埃政权当前的任务》,李达译)、《讨论进行计划书》(包括列宁的《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和《论策略书》,沈泽民译)、《共产党礼拜六》(即列宁的《伟大的创举》,王静译)、《劳农政府之成功与困难》(即列宁的《苏维埃政权的成就与困难》,李墨耕译)最早中译单行本等,还有重印的《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马克思资本论入门》(李汉俊译)等,以及《劳动运动史》《俄国革命纪念》《两个工人谈话》《李卜克内西纪念》四种小册子。另外,为了纪念马克思诞辰105周年和声援各地工人群众的革命斗争,先后印制了大量宣传品。
李达在主持人民出版社期间,常废寝忘食地工作,所编印的书籍都通过可靠关系秘密运送到各地。李达在《中国共产党的发起和第一次、第二次代表大会经过的回忆》中提及:“‘人民出版社’由我主持,并兼编辑、校对和发行工作,社址实际在上海,因为是秘密出版的,所以把社址填写为‘广州昌兴马路’。”那时,广州是孙中山领导的根据地,人民出版社为了确保安全,编辑的书籍标明由“广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社址写作“广州昌兴马路二十六号”,使敌人无法以“宣传过激主义”的罪名进行查禁。
1922年11月,李达应毛泽东函邀前往长沙,到湖南自修大学工作。翌年夏秋间,人民出版社并入由上海迁往广州的新青年社。
拓展到海外的上海书店
1925年冬,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的毛泽民(毛泽东胞弟)奉命来沪,担任中共中央出版发行部经理,并主持所属的公开业务机构上海书店,他对身边的同志说:“上海书店是极要紧的阵地,我们必须把事情做好。”在毛泽民领导下,上海书店在搞好书刊出版的同时,不仅广开国内发行渠道,也放眼于海外销售业务。
上海书店于1923年11月1日开张,店址设于小北门民国路振业里口11号(后门牌为人民路1025号,遗址位于今人民路、同庆街交会处绿地),此系沿马路的老式房屋,单开间门面,有一楼一底加弄堂过街楼。店堂两侧放置木框玻璃书橱,为转移鹰犬们的视线,在醒目处特意摆放上海商务印书馆、民智书局、亚东图书馆、新文化书社的出版物。开张第二天,该店在上海《民国日报》“觉悟”副刊登载广告,阐明宗旨:“我们要想在中国文化运动上尽一部分的责任,所以开设这个小小的书铺子。我们不愿吹牛,我们也不敢自薄,我们只有竭我们的力,设法搜求全国出版界关于这个运动的各种出版物,以最廉价格献于读者之前,这是我们所愿负而能负的责任。”该店印刷、发行的具体事宜,由徐白民(中共上海地委兼区委执行委员)主持。编辑方面的事宜,则由瞿秋白、蔡和森、恽代英等分别承担。徐白民后曾回忆:“党在上海本来有一个公开的发行机构,那就是新青年社,社址在法租界大自鸣钟对面。该社自被法捕房封闭后,迁到广州……因此,党决定另起炉灶,在华界找一个适当的地方开一家书店,这就是上海书店。”
上海书店承担了发行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和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等的任务,还重印了人民出版社的不少读物;而且,陆续出版了不少新书,其中有瞿秋白等编写的《社会科学讲义》《社会科学概论》《国外游记汇刊》《新社会观》,恽代英等编的《反帝国主义运动》《平民千字课》,施存统的《世界劳工运动史》,李求实编的《革命歌声》,沈泽民译的《恋爱与道德》,杨明斋的《评中西文化观》,蒋光赤的诗集《新梦》等;还陆续推出《将来之妇女》《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浅说》《关税问题与特别会议》《青年工人问题》《显微镜下的醒狮派》等6种“中国青年丛书”,《不平等条约》《中国关税问题》《反戴季陶的国民观》《论北伐》等4种“向导丛书”,各类书籍合计逾30种。该店很多出版物都由党内同志编写,装帧讲究,销量比较大,如《马克思主义浅说》屡次重印。为了方便读者,毛泽民四处奔波,不仅在沪西、沪东、沪北开辟分销处,在长沙、湘潭、广州、潮州、太原、南昌、安庆、青岛、重庆、宁波等城市建起支店或代办处,还在香港、海参崴(即符拉迪沃斯托克)、巴黎设立代售处。这样一来,出版物尚未印刷即能收到一笔预付款,他得以用这些钱缓解周转资金的紧缺。
毛泽民根据地下斗争的需要,化名杨杰,时而穿长衫马褂,时而着西装革履,以上海书店“老板”身份出入申城的一些报馆、书店、发行所和印刷所联系业务,显示出干练的气质。上海杨浦怡和纱厂工会骨干钱希均经组织安排,到中共中央出版发行部做毛泽民的助手,两人假扮夫妻掩护机关。毛泽民一见到这位年轻党员,就语重心长地叮嘱:“关于你的工作,除了搞好报纸和书刊的发行外,还要担任地下交通(员),要经常去中央机关及一些领导同志的家中联络。这个工作更重要,机密性更强。做好这一工作,一方面要灵活,同时还要严格保密,尽量减少社会关系,少与别人来往……”他们志同道合,在工作中互相关心体贴,翌年两人结婚。钱希均曾回忆,昔日中共中央出版发行部机关、印刷厂曾分别设于上海大通路(今大田路)大通里、斯文里,山海关路的一个作坊则是分发秘密文件的基地。1925年12月至1927年4月,这对革命伉俪一直寓居大通里。1926年11月,毛泽东担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来沪主持制定《目前农运计划》时,也住在这里。
随着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和各种革命书刊的发行逐渐扩大,上海书店原有印刷能力无法满足需要。毛泽民又在新闸路培德里建起一个印刷所,直接由中共中央出版发行部领导。在这里,钱希均负责取稿、送稿和传递文件等工作,她有时扮成阔小姐,有时扮成有急事的小生意人。遇到密探时,她故意东拉西扯转移其视线,把伪装起来的文件、宣传品顺利运出。一个深夜,钱希均接受紧急运送任务,却在中途遭盘查,她假装是东家让她去取急需物品,并镇定地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东西,巧妙应付了过去。
上海书店影响日益扩大,使军阀当局很惊慌,1926年2月淞沪警察厅找借口对其予以查封。毛泽民很快在上海宝山路、宝昌路口找到新店址(原建筑已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毁于日军炮火),以宝山书店名义继续发行革命书刊。同年秋,他将上海书店存书全部运往武汉,于11月设立长江书店(由苏新甫负责具体业务),该店所登广告中明确表示“继承上海书店营业”。
1927年2月,毛泽民又设立上海长江书店(位于原宝山书店),并于3月31日在上海《民国日报》登载《上海长江书店启事》:“本店现受《向导》社、《新青年》社、《中国青年》社委托为上海总发行所,经售一切关于革命书报。现设总店于本阜(埠)闸北宝山路宝昌路口,分店则设于本阜(埠)南市西门中华路(即共和新影戏院隔壁)。”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上海长江书店遭查封。
原上海南市区委书记李伦新多次对笔者谈起昔日上海书店的情况,并告知在1989年5月曾于该店旧址开设文化生活书店,并陈列革命史料。在他的帮助下,笔者找到了当时的文化生活书店照片。
党的两个出版机构各有特色
当年,党的这两个出版机构虽人员不多、条件艰苦,但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业务上各有鲜明的特色。
建党初期的人民出版社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善于进行编辑策划,在短时间内便拟就“马克思全书”“列宁全书”“康民尼斯特丛书”这三套丛书的大型出版计划,尽管最终因受条件限制未能全部完成,但已印行不少重要书籍;第二,高度重视编译质量,在推出马列著作时既讲究词语浅显又要求译文准确,译书工作主要依靠有较高外语水平的党内同志(如李达、沈泽民、李汉俊等);第三,及时打通发行渠道,既利用书店又依托各地党组织,使出版物能迅速送至党内同志和进步青年手中,并达到不小的印数。正因如此,蔡和森在1926年撰写的《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中这样评价:“人民出版社……为我党言论机关,出版了很多书籍,对思想上有很大的影响。”
那时,上海书店则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堪称初具“集团”规模,已实现编、印、发“一条龙”,既编辑琳琅满目的书籍,也出版多种有影响的期刊,还设立专门的发行机构和印刷所,并有实力代销其他知名书店的一些质量比较好的出版物;第二,出版物品种丰富,除了革命书刊、学术专著,还有文艺作品、通俗读物,党内同志和普通群众皆能从中挑选到所需要的阅读内容;第三,经营管理方面有独到之处,不仅在全国20多个城市筹建分销处,还在海外设分支机构,既出色地完成了党赋予的政治任务,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如在毛泽民到任一年时,经中共中央机关派会计人员核查,经济上已有不少盈余)。正因如此,论及早期在沪党的出版机构,上海书店的机构规模、出版成果、发行业绩均首屈一指。
建党初期沪上这两个红色出版机构,或敢于创新,或精于策划,或善于开拓,在险恶环境中形成各自独特的编辑风格、成功的管理方式,为向人民群众开展革命宣传、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作出了卓越贡献。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