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镜头】
2020年12月,一则“马首回归圆明园”的新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再次掀起公众探寻“三山五园”历史文化的热潮。
对北京而言,“三山五园”从来都不仅是知名的旅游景点,更是人们回眸历史文化的窗口,汲取文化自信的端口。
在新一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三山五园”的整体保护与利用成为北京极其重要的文化篇章。想要精心做好这篇文化大文章,显然需要一条条纽带来连接。
这纽带,靠文化、靠科技、靠学术,更需要民心期盼。
记者在采访中欣喜发现,与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同步,“三山五园”正在以独特的方式走进寻常百姓家,转化为乡愁,浸润到课堂,甚至成为引发年轻人思辨的源头。
您听说过京西稻吗?
这是一种产自北京市海淀区的优质粳米。随着“三山五园”考古研究的深入开展,土特产越发有了文化味儿。
前不久,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对圆明园内澹泊宁静遗址新发现的“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遗址进行考古研究后建议,进一步恢复源自“三山五园”鼎盛时期京西稻原生地稻田面积和景观,通过再现北京西北郊“御苑-水乡-田园”的历史风貌,寻回数百年前的北京乡愁。
今天,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关注“三山五园”蕴藏的巨大育人资源,越来越多的孩子真心爱上了“三山五园”。
在北京,很多中小学长期围绕“三山五园”的历史文化开设“校本课程”,鼓励同学们通过踏勘、摄影、微视频等方式,展示学习成果。
“三山五园”还成为了推动大中小学“一体化”联动的引擎。综合“三山五园”数字馆、文献馆、非遗文化体验和文化讲堂等学术资源,北京联合大学面向中小学生开展“‘三山五园’数字体验之旅”延学体验项目。孩子们得以走进高校,在“微体验”中欣赏美景、触摸历史、感知文化。
疫情期间,很多老师不约而同在线上教学中围绕北京历史文化专题开设“自选动作”。北京市文物主管部门举办“文昌运盛看北京”系列讲座,一批学术大家从书斋走向“云端”,迅速引起孩子们的极大兴趣。
由此发端,“北京版”中高考试题也开始通过“三山五园”传递“指挥棒”,聚焦学校教育主渠道等改革动向。
2020年,北京中考一道大题为:“同学们围绕‘三山五园’选址的自然地理条件展开讨论”,让孩子们倍感亲切。
“三山五园”的端口效应还在逐渐放大。日前,一组组经过3D复原的圆明园建筑群出现在清华大学课堂上。80多岁高龄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姮向年轻人发问:西洋楼的蓄水楼用什么动力装置驱动喷泉?
“简直就是一个侦探破案的过程。”郭黛姮说,那是中国学者在一位研究巴洛克建筑的意大利教授帮助下,通过蒋友仁给朋友的信、一本外文水利机械书籍的配图、圆明园西洋楼铜版画等多条线索推断出来的。
很难说,这一课讲的到底是历史、是文化、是考据、是建筑、是思维、是国际化、是数字技术、是交流激荡、还是中国故事……
这,恰是“三山五园”的独特魅力。她的建筑、植物、湖泊、甚至一块石头无不承载着历史,无不承载着乡愁,都有着独一无二的迷人故事,让人们对文化发展的期盼落地为实。
(记者 董城 通讯员 薛元元)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冬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