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门”锁不住“无界”之美

2020年12月30日 14:57    来源:北京晚报    王广燕

  一场狂风骤雨般的疫情,将2020年上半年的美术馆大门重重关闭。物理的阻隔未能挡住艺术坚强的生长,从屏幕上的虚拟美术馆,到艰难举办的线下艺术展,再到越来越多重磅展览、活动与观众见面,2020,艺术一直还在,它跨出有形的美术馆大门,走向“无界”的远方。

  闭馆不闭展

  美术馆在虚拟空间延伸

  时隔近一年,很多艺术爱好者都还记得2020春节前夕,短时间内感受到的惊喜和失落。1月中下旬,中国美术馆 照 例 备 下 丰 盛“年 夜饭”——建馆以来最大规模捐赠展,苏轼、唐寅、仇英、齐白石等名家作品赫然在列。北京画院美术馆也将近60幅院藏写意花鸟画精品倾囊而出,大可窥探中国近现代写意花鸟画的半壁江山。

  1月23日,各大美术馆闭馆的消息密集传来,向线上展览发力,成为更多美术馆的选择。中国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木木美术馆、央美美术馆、北京时代美术馆、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红砖美术馆等在此方面都有诸多尝试,有的对展厅进行全景拍摄,有的在社交平台举办直播导览,还有的策划线上音乐会等项目。

  在全社会抗击疫情之际,美术家聚焦抗疫现实的创作也通过线上展览迅速抵达观众视野。1月31日,中国美协发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美术家在行动”征稿,择优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发布数千件作品。中国美术馆国家主题美术创作组的艺术家们也第一时间展开抗疫题材创作,于3月1日的“为抗疫而塑”主题展中展出。

  困境中复苏

  线下艺术活动坚强生长

  “蛰伏”数月之后,北京的各大美术馆终于在5月起陆续恢复限流开放,从春节前就已布展好的重磅展览,终于迎来延后亮相的时刻,部分展馆预约爆满,一时间“报复性观展”成了热门话题。

  疫情对画廊业带来巨大冲击,在上半年无法开门的状态下,画廊的经营一度面临很大压力。在798艺术区,第四届画廊周北京于5月22日至5月31日举办,激起2020年重要线下艺术活动的首个浪花。22家参展画廊和非盈利机构,带来各自在一年中极为重要的展览。虽然国际嘉宾无法到场,但全球各地的观众通过互联网渠道,对画廊周北京的活动内容进行了远程访问。

  同样曾经宣布延期的2020艺术北京博览会,最终还是未能如期举办,于年末举办了一场小型的“2020艺术北京·发现”展。不过,创始人董梦阳表示,“2021年将是艺术北京崛起的一年,将分别在春季和秋季呈现两种不同形式的博览会。”

  岁末更精彩

  重量级大展掀观展热潮

  12月初的北京寒风瑟瑟,但木木美术馆798馆外却排起了超长队伍。乔治·莫兰迪在国内的首次美术馆个展“乔治·莫兰迪:桌子上的风景”吸引了大批观众前往打卡,在社交媒体上也引起广泛热议。

  自国庆假期以来,京城重磅艺术展览迭出,松美术馆聚焦20世纪中国艺术“传统的复活”;北京画院从“友情”的角度出发,专门策划推出“知己有恩——齐白石的师友情缘”特展,并与何香凝美术馆携手办展,解码何香凝与北京画坛之间的关系。

  此外,今年的重大主题创作类展览也十分丰富,尤其是扶贫主题展览。如“美丽的事业·中国国家画院扶贫主题美术作品展”,“以美扶智——中国美术馆脱贫攻坚美术作品展”等。

  艺术品市场上火热的潮流艺术,也将热度带到了美术馆里。FAS潮流艺术文化展开进今日美术馆,“国潮”成为年轻一代艺术表达的趣味。曾一度被年轻人遗忘的中国动漫奠基人之一张光宇,于今年迎来诞辰120周年,策展人在严肃的学术研究之外,也注意挖掘其“表情包鼻祖”“潮萌达人”的一面,与观众产生更多共振。

  2020年曾关上美术馆的门,却促使美术馆推倒自己的墙,让美更广泛地远播。如今各美术馆在举办实体展览的同时,也更加主动地运用新媒体技术,以直播导览、线上展览、云端讲座等方式宣传推广展览、开展相关公共教育活动。未来,美术馆的线上展览、线上课堂等内容都将走向常态化。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郭博文 )

“关门”锁不住“无界”之美

2020-12-30 14:57 来源:北京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