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产业 > 文化大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能约尽约”当成旅游市场常态

2020年12月30日 07:35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出《关于做好2021年元旦春节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场工作的通知》,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形成强大国内市场。通知要求各地指导景区、酒店、交通等企业完善应急预案,做好清洁消毒;提升“智慧景区”服务水平,按照“能约尽约”的原则,推进旅游景区预约常态化。

  预约出游是疫情防控催生的新旅游模式。从实践来看,“能约尽约”也取得了积极成效。2020年国庆假期作为首个全面实现景区“预约制”的长假,据报道显示,多地政府和旅游平台推出促销补贴活动,提前预约门票成为游客最普遍的选择,景区门口排长队买票的场景比往年大为减少。“能约尽约”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有效平衡人员流动,减少风险。

  此次文旅部《通知》提出,提升“智慧景区”服务水平,按照“能约尽约”的原则,推进旅游景区预约常态化。各相关部门及旅游景区,理应对此给予重视,需充分认识到,不仅要加快推进实施门票预约制度,更需在限制人流、提振消费、激活市场、优化体验之间找到平衡点,这也是实现疫情防控与旅游经济向好发展的根基。

  低风险不等于零风险,对于景区而言,应该真正做到有备无患。最为基本的,应该主动适应“能约尽约”旅游新常态,并做好相关服务。尤其是,景区在疫情防控措施上需细之又细,按照接待游客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相关要求,引导游客错峰旅游。当然,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也应对旅游产品、旅游线路进行安全评估,让公众预约出游更安全。

  从游客的角度来讲,应该认识到预约出游的重要性。一方面要自觉做到“不预约不出游”,以避免景区的人山人海、道路上的堵车;另一方面也需要做好自身的防护,要知道,在疫情期间即便是“预约出行”也难免会有突发状况出现,所以,出行前要熟知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也应该做好戴口罩、勤洗手等这些日常防护,这也是对自己和他人的负责。

  市场监管部门也应对“能约尽约”旅游市场常态保驾护航。根据文旅部《通知》要求,各地要加强市场综合执法,依法查处“不合理低价游”、向不合格供应商订购产品和服务等违法违规行为;指导各地加强应急值班,畅通“12318”文化市场举报电话、“12301”旅游投诉热线等投诉渠道,努力提升文化活动质量和旅游游览体验。这些举措均需实打实落实好。

  应该看到,景区门票预约制度普及是必然趋势。2019年8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推广景区门票预约制度,并提出,到2022年,5A级国有景区全面实行门票预约制度”的要求。而疫情则加速了预约制的普及,面对“能约尽约”旅游市场常态,需要我们共同积极应对,并提升旅游舒适度。(杨玉龙)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冬阳 )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 别让美景被垃圾埋没      2020年12月21日
  • · 旅游为幸福生活添彩      2020年12月11日
  • · 交通+旅游有望点亮旅途      2020年12月04日
  • · 青海:多举措催热高原冬春游      2020年11月29日
  • · 助力全球旅游可持续发展      2020年11月23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能约尽约”当成旅游市场常态

    2020-12-30 07:35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出《关于做好2021年元旦春节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场工作的通知》,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形成强大国内市场。通知要求各地指导景区、酒店、交通等企业完善应急预案,做好清洁消毒;提升“智慧景区”服务水平,按照“能约尽约”的原则,推进旅游景区预约常态化。

      预约出游是疫情防控催生的新旅游模式。从实践来看,“能约尽约”也取得了积极成效。2020年国庆假期作为首个全面实现景区“预约制”的长假,据报道显示,多地政府和旅游平台推出促销补贴活动,提前预约门票成为游客最普遍的选择,景区门口排长队买票的场景比往年大为减少。“能约尽约”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有效平衡人员流动,减少风险。

      此次文旅部《通知》提出,提升“智慧景区”服务水平,按照“能约尽约”的原则,推进旅游景区预约常态化。各相关部门及旅游景区,理应对此给予重视,需充分认识到,不仅要加快推进实施门票预约制度,更需在限制人流、提振消费、激活市场、优化体验之间找到平衡点,这也是实现疫情防控与旅游经济向好发展的根基。

      低风险不等于零风险,对于景区而言,应该真正做到有备无患。最为基本的,应该主动适应“能约尽约”旅游新常态,并做好相关服务。尤其是,景区在疫情防控措施上需细之又细,按照接待游客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相关要求,引导游客错峰旅游。当然,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也应对旅游产品、旅游线路进行安全评估,让公众预约出游更安全。

      从游客的角度来讲,应该认识到预约出游的重要性。一方面要自觉做到“不预约不出游”,以避免景区的人山人海、道路上的堵车;另一方面也需要做好自身的防护,要知道,在疫情期间即便是“预约出行”也难免会有突发状况出现,所以,出行前要熟知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也应该做好戴口罩、勤洗手等这些日常防护,这也是对自己和他人的负责。

      市场监管部门也应对“能约尽约”旅游市场常态保驾护航。根据文旅部《通知》要求,各地要加强市场综合执法,依法查处“不合理低价游”、向不合格供应商订购产品和服务等违法违规行为;指导各地加强应急值班,畅通“12318”文化市场举报电话、“12301”旅游投诉热线等投诉渠道,努力提升文化活动质量和旅游游览体验。这些举措均需实打实落实好。

      应该看到,景区门票预约制度普及是必然趋势。2019年8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推广景区门票预约制度,并提出,到2022年,5A级国有景区全面实行门票预约制度”的要求。而疫情则加速了预约制的普及,面对“能约尽约”旅游市场常态,需要我们共同积极应对,并提升旅游舒适度。(杨玉龙)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冬阳 )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