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式生活,续千年江南文脉

2020年12月29日 07:54    来源:光明日报    苏雁

  离开苏州本色美术馆二楼的茶席,夜色已然笼罩了运河两岸。桨声灯影里,一叶小舟飘然而至,耳边传来评弹的叮咚软语。东西桥两岸的市集上,三三两两的人们或品茗或购买手工艺品。一位唐朝女官打扮的姑娘正在为店门口的宫灯更换烛火,另一位穿着中式棉袍的女孩儿在一棵红似火的枫树下吃抹茶味的冰激凌,她们似乎来自不同的年代,却个个眉目如画,神态安然。 

  记者一下午走了王大可和王道深两位茶人的两道茶席,品了不同年份的乌龙、普洱等五款老茶。想象这些当年苏州园林里的退隐官人们才能享受的生活,如今人人都能。花几十元到几百元品一下午好茶,并且能够了解很多茶文化知识,激起了不少人的兴致。而那几百个打着“飞的”从广州、江西等地赶来的“茶痴”,他们刚下飞机就直奔“十人十色”茶席,抽空还去美术馆一楼听“天籁雅乐”清乐会,学习锔瓷以便能够自己修补家里的坛坛罐罐。他们笑称,苏州的生活,有种魔力,让你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精细、雅致、慢悠悠,是外界给予苏式生活的定义,而如今,这种“有腔调”的生活,在传统文化和当代艺术的嫁接中,渐渐走进了更多寻常百姓家,成为大多数人的生活美学,从而形成了新苏式生活。 

  苏州大学教授李兰芬说,较之于传统苏式生活,新苏式生活以共享和舒心为内核。它既是对小巷美食、小河文化、小酌休闲为特色的传统苏式生活的传承和弘扬,也是对新时代苏州经济社会、文化产业、城市能级发展成果的共享,更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古今交融的本色,是很多人梦里的苏州 

  12月18日至20日,是苏州本色美术馆本年度举办的最后一次市集。本色美术馆被尊为茶人心中的“圣地”,从2015年起,每年约举办十次市集。

  “十人十色”本色茶席上,主理茶人王大可的第二场茶席泡的是1986年台湾詹勤华茶师制作的北埔梅子乌龙,配以直径20毫米的传统潮汕小茶杯,一口一杯,品得更加清晰。每泡喝完,杯底还留有浓浓的梅子香味。

  苏州本色美术馆馆长陈翰星认为,茶文化是最能够融入生活的中国传统文化媒介。中国地大物博,有六大茶山不同品种的好茶,通过茶会让不同地域的文化在本色融汇交集,借器物、空间、音乐等综合美学加以呈现。从唐宋到明清,文徵明、仇英这样的苏州文人就经常做茶会,忙碌的现代人忽略了喝茶这个最接地气的传统,所以本色要做大型茶会,重拾这一东方人生活中最有仪式感的传统文化。

  本色美术馆就是一座桥梁,把当下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进行嫁接,得到了那么多人的喜爱。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这些爱茶爱传统文化的人,会从天南海北专程赶来赴约。八月份,为期三天的本色市集来了25万人,高德地图导航7.9万人次。“这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很自信地传承着。”陈翰星说。

  2004年4月,恰值蔷薇繁盛、梅子青涩的暮春初夏,本色美术馆于苏州郭巷运河畔破土动工,历时两年完工,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批私人美术馆,也是苏州第一家私人美术馆。两百多万块斑驳厚重的古城老青砖移植至此,东方传统文化得以最直观呈现。

  在本色美术馆,你会遇见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遇见有趣的灵魂。这里有几十位驻馆艺术家,除了创作,他们还开设了系列传统美学课程,涵盖音乐、工艺美术等方方面面。茶人王道深深深地喜欢上了本色的艺术氛围,从明年一月份开始,他将把工作室从深圳移至本色美术馆,陈翰星专门给了他一栋独立的小楼,用以茶文化教学。

  陈翰星认为,本色之所以成长为现在的本色,是因为它生长在苏州这片传统文化很丰润的土壤里,这就是新苏式生活的根本所在,它是有根基的,有支撑的,是活色生香且不断在创新的。

  岁月的起承转合,酿出传统的时代风味 

  行走在姑苏区天官坊,须注意右手边不起眼的一条江南特有的狭窄小弄堂,叫肃封里,在这条小弄堂里走不了四五十米,就到了门楣同样不起眼的砖雕博物馆。

  推开质朴甚至有些陈旧的大门,里面别有洞天。冬日的暖阳里,海棠花格的窗棂在竹帘和青砖上形成了两层投影,明式的刀牙版画小画案搭配简约的意大利沙发,画案旁有一棵白玉兰伸展着绿色的枝叶。不经意间,香橼、佛手等清供的自然香气以及沉香檀香等混合香味飘入鼻中,淡淡的。

  馆长孟强介绍,这是明代宰相王鏊的故居,曾经是明代苏州文坛的会客厅。如今,在保留其砖雕博物馆主要功能的基础上,孟强也把它做成了苏州当代文人的会客厅。

  “江南的古建筑,苏州保留得很好。但太传统的东西容易与现代脱节,我要做的事让传统与生活接轨,让自己的居住空间更加舒适。”孟强说,“我想达到这么个目的,人家进来一看——‘哦,这就是苏州!’”

  “中国的传统文化既古老又先进。”孟强介绍,明朝晚期的苏州是世界的文化中心,各种艺术水平达到了最高峰,鼎盛时期到衰落时期的风格不同,从中可以看到一个时代的审美取向的变化。研究切面,就能打通传统文化中断层的部分。因此,他正在通过研究江南一带的砖雕、庭院石刻以及文人赏石,对传统文化中断层的部分进行黏合衔接。并且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和直观呈现,把精致典雅的生活方式传播给大众。

  孟强认为,重塑生活格调靠的是个人修养、综合文化的积淀。对于一个好的空间的定义是让人舒服,其次是代表个人的审美,这和财富的多少、在社会上的地位是没有关系的。“我们这一代人,活在当下,一定要在传承的基础上留下这个时代的痕迹。”孟强说。

  历史往往要先向后看,把曾经创造过辉煌的人们走过的路重新审视一遍,重新走一遍,才能创造出具有时代感的文化。10月24日晚,昆曲《浣纱记》在“昆曲小镇”巴城首演,前来观戏的中国昆曲古琴研究会会长田青讲了一段感人肺腑的话:“走古人的路不是落后,是更深层次的、更了不起的前瞻。今天,我们要走梁辰鱼走过的路。我们只有重新认识、评价并且积极地学习我们祖先所有的创造,才有可能创造出我们今天的文化。”

  时隔四十天,浙江昆剧院携《浣纱记·吴越春秋》剧组来到梁辰鱼故里拜祖寻根。梁辰鱼400多年前在昆山巴城创作的《浣纱记》,共有56折,整本演出要花上三天时间。现在的新版《浣纱记》,都是在老本的基础上进行的重新编剧,巴城版以范蠡和西施的爱情为主线,浙昆版以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为主角。吴越历史被多角度呈现,却又不约而同地把落脚点放在了对剧中人物的创新解读上,艺术的表达回归到了最让人关注的人性的角度。

  岁月的起承转合,让传统文化走出深闺,酿出了时代的风味。在苏州曲园小竹里馆内,三四十位道和曲社的曲友围坐一圈,正在拍曲雅集。曲友中有公务员,有教师,有退休工人,年纪最大的85岁,最小的才9岁。这么多老百姓在私家园林里唱昆曲,雅而又雅,这在过去不可想象。在苏州古城区,像道和曲社这样经常活动、有规章的昆曲曲社,还有十多家。昆曲雅韵、吴侬软语汇聚的江南文化,在岁月的长河中被淘洗得愈加清晰而温软。

  在变与不变的守恒中,美的信念浸入巷陌人家 

  黄稼伟的小店“松风停云处”就在苏州状元博物馆对面。八、九十平方米的空间里陈列了几十个门类的手工艺品,却被打理得质朴素雅。从平江路搬到这里后,有时候小店一天都没有人来。黄稼伟却不在乎,他喜欢清净,客人几乎都是老客人,他们有一个共性,就是内心十分偏好传统文化。

  “有的客人不知道我搬店了,偶然路过这里,看到‘停云’两个字,很惊喜。我这个店一直开着,他们觉得有归属感。他们不是经常花钱,不是花很多钱,但是在这里能够触发对美的看法,对生活的看法,甚至对家庭的看法。”黄稼伟说。

  苏州人为了追求自己内心的那份美好,在变与不变的选择中实现了守恒。苏帮菜是中国的八大菜系之一,但是在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的现实生活中,苏帮菜不时不食、制作工艺复杂的特点,导致几乎不可能大规模推广。苏州本土的新梅华餐饮有限公司却一连开出了好几家主打苏帮菜的连锁店“江南雅厨”。

  “江南雅厨”的菜,乍一看是以创新菜为主,因为跟传统菜的包装、颜色的搭配都不太一样,但一尝,还是传统的味道。比如苏州人冬天一定要吃的酱方,用山楂代替了一部分冰糖,整道菜烧出来口感少了三分甜腻、多了一分清爽,很受年轻人喜欢。“我认为,谈‘新’首先要懂‘守’。作为核心的产品不能太变,这就跟画画一样,你要画一张画,要突出什么主题,是临摹还是写意,一定要有出处,菜也是一样的,你一定要清楚,你是从哪里来的。”公司创始人金洪男告诉记者。

  苏帮菜,做的是一个情怀。由古城区老旧的双塔菜场改造而成的双塔市集,精致与烟火气并存,成为这座城市最热门的潮流打卡地;“苏州文联·艺术空间”把以往在美术馆、博物馆等展示的优秀作品带到车站、医院等各个城市公共空间,让大众零距离接触艺术。

  文化的延续,需要一代代人接力传续。黄稼伟认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在家庭。因此他的小儿子上幼儿园中班时,他执意从新区搬到古城区——否则等孩子长大了,回忆起他的童年,永远是高楼大厦,没有小桥流水。

  岁月如歌。正如苏州市市歌《苏州好风光》中所唱,“春季里杏花开/雨中采茶忙/夏日里荷花塘/琵琶叮咚响/摇起小船/轻弹柔唱”。别以为这是文学的拔高,假若你来苏州,一定能够找到歌中相对应的一幕幕江南文化图景。

  对历史的崇敬,对美的追求,苏州人向来不遗余力。480年前,明代画家文徵明在苏州博物馆忠王府南院种的紫藤,历经480年依然枝繁叶茂,好似文徵明刚刚种下时那样。每年开花结果后,紫藤种子一粒难求。苏州文脉,江南文脉,早已随着苏州博物馆的文创镇店之宝“文徵明紫藤种子”,进入了千家万户,在姑苏城落地生根繁衍。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郭博文 )

新苏式生活,续千年江南文脉

2020-12-29 07:54 来源:光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