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合肥10月21日电(记者 赵强) “徽墨的历史有1200多年,它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父亲退休后,我就进了这个厂,工作了42年,现在我已把这个担子交给了我儿子。”中国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周美洪近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周美洪所说的厂,现为安徽歙县老胡开文墨业有限公司,它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1956年公私合营后成立歙县老胡开文墨厂,是新中国成立后唯一传承徽墨历史、文化遗产的专业生产厂。
徽墨,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因其“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等特点为文人墨客所钟爱。2006年,徽墨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进入制墨车间,墨香扑面而来,只见工作台上,放着一摞摞黑黑的初制饼。在一块块发黑的布下,和好的墨正散发着蒸汽。
出身制墨世家的周美洪深受传统文化熏陶,1979年8月进入墨厂成为一名一线工人,凭着对徽州文化的热爱,他苦心钻研起制墨技艺。2007年6月,他成为“徽墨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周美洪告诉记者,他们做的墨完全用手工。据了解,与其他文化遗产一样,徽墨制作技艺也曾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前几年曾出现过年龄断档,目前公司主力员工的年龄为50岁到60岁,工龄最长的已逾50年。
周美洪坦言,制墨学懂容易,做精很难。有的人一辈子只能做中档,有的人两年以后就可能做高档,这就是手艺。“墨的好坏主要看材质、品相和做工。其中,做工要靠年轻人,做墨的人最佳年龄为35岁到55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对徽墨需求增多,政府对文化遗产也非常重视。传统手工艺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明显提高,待遇也好了很多。”周美洪说,尤其在招工方面,近两年,公司招了不少年轻人,目前年轻人占比超五分之一。
据周美洪介绍,公司现有员工136人,大部分是本厂职工的子女。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坐就是一辈子,这就是制墨人的一生写照。
为了更好地将徽墨技艺传承下去,周美洪以身作则,带头动员下一代走进制墨厂。2007年,周美洪的儿子周健刚大学毕业后也成为了制墨工人。
炼烟、和料、制墨、描金……13道制墨工序看似简单,实则各有讲究,整个成品制作下来,着实不易。
周美洪说,目前公司年营销额约两三千万元人民币,过去百分之八十销往日本,近年来,由于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也催生了“非遗热”“书法热”,国内对徽墨需求增多,目前内销占一半左右。“为吸引年轻人了解和喜爱徽墨,我们在忠于古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如今,已经退休的周美洪还是闲不下来,每天都会到公司转转。“我最大的幸福感就是每天进厂看到年轻人,心里舒服。人都有老的一天,只有年轻人不停地进来,这门技艺才会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