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共同挖掘、记录真实的历史”
——日本历史学者希望与中国学者共同对日本侵华战争开展实证性调研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75周年。那些战争中的受害者或许还健在,那些曾经使用过毒气弹的地点或许还能找寻到残留痕迹。时不我待,希望能与中国历史学者共同开展实证性历史调研与合作,共同去挖掘、记录真实的历史,一起打下‘中日友好、中日不再战’的基础。”日本明治学院大学国际和平研究所研究员松野诚也日前说。
与中国专家一起进行与二战历史相关的实地调研是松野的夙愿。松野常年致力于侵华日军毒气战领域的相关研究。2019年8月,松野在日本《世界》杂志上发表论文,对侵华日军在中国战场上首次使用致死性糜烂毒剂的“黄弹”进行了详细介绍与分析。2020年8月8日,松野撰写的中文版论文——《日本陆军迫击第五大队〈战斗详报〉所示毒气战之实态》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主办的《抗日战争研究》杂志上发表。论文用近3万字对侵华日军迫击第五大队的编制、装备、可强烈刺激呼吸器官的“红弹”使用情况作出了全面的考证,并附带了各种详细的图片、图表、武器弹药结构图、剖面图等。
“由于侵华日军在化武作战方面推行有特殊的隐蔽政策,加之战败投降时销毁大批相关资料,导致中国对侵华日军化武研究领域史料发掘困难。松野论文中所使用的史料是近年来发现的体量较大、内容完整、真实性也已经得到证实的学术价值极高的新史料。其中提到的日军在华中等地区实施毒气战是既往研究甚少涉及的。因此,该史料不仅可以极大改善日本生化武器问题研究,也将对日本侵华史、日中战争史等相关问题研究提供助益,学术意义深远。”《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副总编高莹莹高度肯定了该论文的研究意义。
日本明治学院大学国际和平研究所研究员石田隆至与松野长期合作共同研究抗日战争历史。他说:“此次发表的论文不仅对史学界意义重大,对现在的日中关系也有很大的启迪。例如,战争中日军是如何在明知违背国际法的情况下依然对中国抗日军民使用了化学武器。从初期其内部慎重意见较多,到实战试验性使用,到上层接受一线部队造成的既成事实,再到各地部队配备及实战的全面使用。松野诚也通过对大量史料的分析,得出侵华日军‘无责任体制’的历史性教训。这一‘无责任体制’,在日本近代对外侵略战争中、外交政策中的作用及对战后的影响,都需要进一步研究,警示当下。”
松野说:“虽然许多历史文献资料有限,但那些正式文书档案中没有的、民众被化学武器伤害的实情,民众口述的历史等也是佐证日军犯罪的重要证据。希望日中历史学者、民间口述历史研究者都能联合起来,在战争亲历者日益减少的情况下,进一步采用多种有效方法去记录真实历史,防止历史被风化。”
(据新华社东京9月3日电)